[发明专利]一种全密闭气体保护炉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58648.6 | 申请日: | 202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77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郑斌;陈晓江;张理成;陈亦军;施品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信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4/04 | 分类号: | F27B14/04;F27B14/14;F27B14/18;F27B14/20;F27D1/12;F27D7/06;F27D17/00;F27D27/00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胡杰平 |
地址: | 321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闭 气体 保护 | ||
本发明是一种全密闭气体保护炉,该气体保护炉包括炉体、坩埚、中频线圈、水冷装置、底座和升降机构,炉体为壳体结构,炉体设在底座上,使炉体内部形成密闭空腔,底座装在升降机构上,坩埚置于炉体内部密闭空腔内的底座上;炉体的顶部设有抽气口、排气口和进气口,炉体的上部设有观察口;炉体的内侧壁设有隔热保温层,炉体的内侧壁与隔热保温层之间为中空夹层结构,中频线圈设在炉体的内侧壁与隔热保温层之间的中空夹层之中。本发明具有热效率高,合金组织均匀性好;操作简便省力;生产效率高;密封性好,氮气用量少;铸锭成分及内部组织可控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熔炼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全密闭气体保护炉。
背景技术
气体保护炉是一种熔炼炉,用于贵金属如黄金、铂金、银及铜、铁、不锈钢、铝合金、铅等其他金属的熔炼,是大学实验室,研究所,首饰加工,精铸件加工的理想设备,在熔炼时通入保护气体以提高熔炼效率和降低合金内杂质含量。
传统的气体保护炉由马弗炉演化而成,主要的目的是在高温熔炼的情况下通入某种特定气体用于特殊热处理,或者防止氧化。目前市场上使用的气体保护炉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目前所使用的气体保护炉加热方式一般是采用石英管或刚玉管加热,其熔炼效率不高,熔炼合金组织不可控,易造成熔炼合金组织及成份不均匀;二是,炉口的位置多为位于炉体上方或侧方,存在添加及取出熔炼金属不方便的问题;三是,炉膛大小固定,无法根据生产需求调整炉膛大小规格;四是,设备操作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气体保护炉所存在的熔炼效率不高,熔炼合金组织不可控,添加及取出熔炼金属不方便,炉膛大小不能根据生产需求调整,设备操作复杂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熔炼效率高,铸锭成分及合金组织可控,添加及取出熔炼金属方便,炉膛大小可根据生产需求进行调整,便于操作的一种全密闭气体保护炉。
本发明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完成:一种全密闭气体保护炉,该全密闭气体保护炉包括炉体、坩埚、中频线圈、水冷装置、底座和升降机构,炉体为具有下开口的壳体结构,炉体设在底座上,使炉体内部形成密闭空腔,底座装在升降机构上,坩埚置于炉体内部密闭空腔内的底座上;炉体的顶部设有抽气口、排气口和进气口,炉体的上部设有观察口,便于在熔炼期间了解炉内情况;炉体的内侧壁设有隔热保温层,炉体的内侧壁与隔热保温层之间为中空夹层结构,中频线圈设在炉体的内侧壁与隔热保温层之间的中空夹层之中,其中,所述隔热保温层是非磁性隔热保温层,工作时,所述非磁性隔热保温层不会被中频线圈感应而发热,同时具有保温及绝缘作用。
所述的一种全密闭气体保护炉中,所述中频线圈采用中空中频线圈,所述中空中频线圈中间设有通循环冷却水的孔道,中频线圈通过循环冷却水来达到降温目的,以防止中频线圈过热;所述中空中频线圈中间的孔道的两端孔口分别与所述水冷装置的冷却水进水口和冷却水出水口相接。
所述的一种全密闭气体保护炉中,所述抽气口上设有阀门一,所述抽气口通过阀门一与真空泵吸气口接口相接;工作时,炉体的密闭空腔内的空气通过真空泵被抽真空状态。
所述的一种全密闭气体保护炉中,所述排气口上设有阀门二和安全阀;在熔炼过程中,当炉内气压过大时,通过安全阀排气防止因炉内气压过大而发生爆炸。
所述的一种全密闭气体保护炉中,所述进气口上设有阀门三及压力表;所述进气口与氮气容器出气口相接;工作时,氮气通过进气口进入炉内。
所述的一种全密闭气体保护炉中,所述炉体下端与所述底座上端之间设有密封圈,以提高炉体内部空腔的密封性能。
所述的一种全密闭气体保护炉中,所述底座采用非磁性材料,在熔炼过程中,所述非磁性的底座不会被中频线圈加热而被烧损。
所述的一种全密闭气体保护炉中,炉体是固定不可移动的,底座可通过升降机构进行上下移动,与此同时,底座带动坩埚作上下移动;升降机构采用气压式升降机构或液压式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固定在地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信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信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586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