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体物料热解气回收设备及回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58996.3 | 申请日: | 202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694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柴永森;陈晓燕;李震;苏明;马宗臣;周平;王雪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轮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 | 分类号: | B01D5/00;C10G5/06;C10B57/00 |
代理公司: | 青岛清泰联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56 | 代理人: | 张洁 |
地址: | 2664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体 物料 解气 回收 设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体物料热解气回收设备及回收方法,属于固体物料热裂解技术领域。回收设备包括油气管道、冷凝器以及冷凝油输送管道,热解气冷凝器油气进口与热解气油气管道相连,热解气冷凝器出油口与热解气冷凝油输送管道相连,还包括与热解气冷凝油输送管道出油端相连的中间储油罐,以及与热解气中间储油罐相连的真空泵;热解气冷凝器包括第一冷凝器,第二冷凝器,以及第三冷凝器。本发明应用于固体物料热解气回收方面,解决了现有热裂解系统因不能实现热解气的充分冷凝,从而造成资源浪费甚至安全隐患等一系列问题,具有热解气冷却率高、油料收率高、油品质量好、安全、高效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固体物料热裂解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固体物料热解气回收设备及回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日益加剧的废轮胎、废塑料等固体物料污染对中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压力及破坏,治理废轮胎和废塑料等固体物料造成的“黑色污染”刻不容缓。目前,常采用外旋式热解方式对废轮胎和废塑料、生活垃圾等等固体物料进行裂解处理。热裂解处理固体物料技术是在缺氧或惰性气氛下将固体物料加热分解,回收气体、油,固体碳、钢丝和一些化工产品。该方法不仅实现了废旧固体物料的处理,减小了废旧固体物料所带来的的环境压力,同时裂解后产生的油气、炭黑和钢丝也是很好的化工原料,可进行再次利用。因此,实现油气、炭黑及钢丝的分离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专利CN107298983A公开了一种新型废轮胎连续热裂解方法,该设备是由轮胎预处理单元,立式热裂解单元,油气冷却回收单元和炭黑细磨单元组成。经粉碎预处理的轮胎胶块,通过自动进料输送至立式裂解炉,在裂解炉内实现轮胎胶块的快速裂解和产物分离。裂解产生的热解气经真空泵抽送至冷凝器进行冷凝处理转为裂解油,其余气体则回流至裂解炉燃烧室燃烧。裂解后的炭黑和钢丝由输送螺旋运送至出料段后进行分离操作。该工艺采用尾气循环加热复合负压裂解,设备运行稳定可靠,无气体外泄,节能环保,整个生产过程可实现全自动化生产和监控,大大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有效降低成本,符合节能减排的原则。
然而,上述专利仅仅通过单个冷凝器对热解气进行冷凝处理,不能实现热解气的充分冷凝,从而造成资源浪费甚至安全隐患等一系列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克服现有热裂解系统因不能实现热解气的充分冷凝,从而造成资源浪费甚至安全隐患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一种具有热解气冷却率高、油料收率高、油品质量好、安全、高效的固体物料热解气回收设备及回收方法。
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提供一种固体物料热解气回收设备,包括油气管道、冷凝器以及冷凝油输送管道,所述冷凝器油气进口与所述油气管道相连,所述冷凝器出油口与所述冷凝油输送管道相连,还包括与所述冷凝油输送管道出油端相连的中间储油罐,以及与所述中间储油罐相连的真空泵;所述冷凝器包括第一冷凝器,第二冷凝器,以及第三冷凝器;所述第一冷凝器下端设有第一油气出口,所述第二冷凝器上端设有第二油气进口,所述第一油气出口与所述第二油气进口通过第一油气连接管道相连;所述第二冷凝器下端设有第二油气出口,所述第三冷凝器上端设有第三油气进口,所述第二油气出口与所述第三油气进口通过第二油气连接管道相连。
优选的,所述冷凝油输送管道上设有油封,所述油封底部设有排污阀门。
优选的,所述中间储油罐顶部连接有气液分离罐,所述气液分离罐与所述真空泵通过抽气管道相连。
优选的,还包括与所述真空泵出气口相连的水封罐,所述真空泵与所述水封罐通过出气管道相连,所述出气管道出气口位于所述水封罐水位中部。
优选的,所述真空泵包括并联连接的2个真空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轮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青岛轮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589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老化标校系统、智能老化柜及智能老化车
- 下一篇:一种茶叶皂苷冻干粉针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