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毫米波网络中中继无序探测次数的优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59058.5 | 申请日: | 202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705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刘宽;高誉菡;魏宁;岳光荣;张忠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40/12 | 分类号: | H04W40/12;H04W40/22;H04B17/336;H04B17/391 |
代理公司: | 成都点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2 | 代理人: | 孙一峰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毫米波 网络 中继 无序 探测 次数 优化 方法 | ||
1.毫米波网络中中继无序探测次数的优化方法,所述毫米波网络为毫米波两跳蜂窝网络,包括基站、中继用户和目的用户,其中中继用户用于信号发送与接收,基站发送信号,目的用户接收信号;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蜂窝链路可选的无序探测次数排序,从中选出最小的值n;
S2、获得无序探测毫米波蜂窝链路容量的期望:
其中T代表总的时间开销,TS代表探测一个发射端所消耗的时间,SINRn代表探测n个参考发射端后,停止探测,此时已探测的所有链路中最佳的信干噪比,积分式中的t代表信干噪比的阈值,Pe(SINRnt)即覆盖率:
τ代表信干噪比的阈值,积分式中d0代表发射端和接收端的距离,描述了探测次数为n时,d0的pdf函数:
其中d0代表基站到中继用户的距离,即基站为发射端,中继用户为接收端,λb为基站密度,n1为蜂窝链路无序探测次数,N1表示蜂窝链路中发射端的总个数,c1,β1均为参数,表达式为:β1=2λ01E[R12],R1为蜂窝链路中阻塞半径,E[.]表期望,λ01为蜂窝链路中阻塞密度;
Pe(τ,d0)代表信干噪比阈值为τ,发射端和接收端距离为d0情况下的链路覆盖率,在蜂窝链路中,表达式为:
其中分别为基站和中继用户的半波长波束宽度,此外,Di_1,i=1,2,3,4为d0和τ的函数,分别为:
其中基站的主瓣增益和旁瓣增益分别为和中继用户的主瓣增益和旁瓣增益分别为和σ2为包含了发射功率的噪声功率,A,α都是毫米波路径损耗模型中的参数,标准毫米波的路径损耗模型如下
PL=A1log10(d)+A2+A3log10(fc)+X(dB)
其中d表示发射端到接收端的距离,fc代表载波频率,A1包含了路径损耗指数,A2表示截距,A3描述了路径损耗的频率依赖性,X是环境因素的参数,则有
S3、重复步骤S2,从小到大依次对不同的无序探测次数n获得容量期望,一旦出现较大的无序探测次数n12得到的容量期望小于较小的无序探测次数n11时,停止运算,并将n11作为该链路的最优无序探测次数。
2.毫米波网络中中继无序探测次数的优化方法,所述毫米波网络为毫米波D2D网络,包括基站、中继用户和目的用户,其中中继用户用于信号发送与接收,基站发送信号,目的用户接收信号;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D2D链路可选的无序探测次数排序,从中选出最小的值n;
S2、获得无序探测毫米波D2D链路容量的期望:
其中T代表总的时间开销,TS代表探测一个发射端所消耗的时间,SINRn代表探测n个参考发射端后,停止探测,此时已探测的所有链路中最佳的信干噪比,积分式中的t代表信干噪比的阈值,Pe(SINRnt)即覆盖率:
τ代表信干噪比的阈值,积分式中d0代表发射端和接收端的距离,描述了探测次数为n时,d0的pdf函数:
其中d0代表中继用户到目的用户的距离,即中继用户为发射端,目的用户为接收端,λr为中继密度,n2为D2D链路无序探测次数,N2表示D2D链路中发射端的总个数,c2,β2均为参数,表达式为β2=2λ02E[R22],R2为该链路中阻塞半径,E[.]表期望,λ02为D2D链路中阻塞密度;
Pe(τ,d0)代表信干噪比阈值为τ,发射端和接收端距离为d0情况下的链路覆盖率,在D2D链路中,表达式为:
其中φu为中继用户和目的用户的半波长波束宽度,此外,Di_2,i=1,2,3,4为d0和τ的函数,分别为:
其中中继用户和目的用户的主瓣增益和旁瓣增益分别为和s2为包含了发射功率的噪声功率,A,α都是毫米波路径损耗模型中的参数,标准毫米波的路径损耗模型如下
PL=A1log10(d)+A2+A3log10(fc)+X(dB)
其中d表示发射端到接收端的距离,fc代表载波频率,A1包含了路径损耗指数,A2表示截距,A3描述了路径损耗的频率依赖性,X是环境因素的参数,则有
S3、重复步骤S2,从小到大依次对不同的无序探测次数n获得容量期望,一旦出现较大的无序探测次数n22得到的容量期望小于较小的无序探测次数n21时,停止运算,并将n21作为该D2D链路的最优无序探测次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5905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补液微球超分辨显微成像系统
- 下一篇:一种毫米波两跳蜂窝网络性能评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