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肛门成形手术中的盆底肌隧道扩张刻度钳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59792.1 | 申请日: | 202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594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李龙;陈震;明安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儿科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B17/29 | 分类号: | A61B17/29;A61B90/00;A61M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张建利 |
地址: | 10002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肛门 成形 手术 中的 盆底肌 隧道 扩张 刻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肛门成形手术中的盆底肌隧道扩张刻度钳,该盆底肌隧道扩张刻度钳包括第一钳臂、第二钳臂、第一手指环、第二手指环、第一钳臂弯头、第二钳臂弯头、铰轴、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一钳臂弯头和第二钳臂弯头向一侧弯曲成弧形,所述第一钳臂弯头和第二钳臂弯头中至少一个钳臂弯头外表面设置有多个深度刻度线以标识所述第一钳臂弯头或第二钳臂弯头插入体内的深度。本发明提供的肛门成形手术中的盆底肌隧道扩张刻度钳的钳臂弯头的外表面设置有深度刻度线,能够知道钳臂弯头进入人体的深度,从而有利于手术操作的进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肛门成形手术中的盆底肌隧道扩张刻度钳。
背景技术
肛门闭锁是小儿外科常见的先天畸形,病理改变是胚胎早期直肠发育停滞,没有穿过盆底肌肉至会阴。手术最关键的部分是精准地在盆底肌肉的中心形成隧道,将直肠穿出建立正常的直肠与肌肉的解剖关系。70年代以前,通过手指盲目分离形成隧道,解决排便问题,但是缺点是肌肉损伤和错过其中心问题导致术后大便失禁。80年代后,通过尾路见盆底肌肉正中劈开,辨认肌肉中心后,将直肠直视下缝合固定在肌肉中心,缺点是肌肉损伤,直肠周围形成疤痕,导致狭窄和僵硬,便秘高达60%。20世纪后,腹腔镜肛门成形兴起,优点是微创避免盆底肌肉劈开,提高了治疗效果。但是准确地从会阴侧向盆腔侧形成隧道仍然是手术的难点,影响疗效,阻碍其推广应用,目前国内外尚没有盆底肌肉隧道的扩张刻度钳。目前没有类似的扩张器械,传统的扩张器械存在盆底肌肉损伤,隧道错过肌肉中心导致的手术后大便失禁脱肛等一系列并发症,影响手术疗效。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肛门成形手术中的盆底肌隧道扩张刻度钳,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传统的扩张器械存在盆底肌肉损伤,隧道错过肌肉中心导致的手术后大便失禁脱肛等一系列并发症,影响手术疗效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肛门成形手术中的盆底肌隧道扩张刻度钳,该盆底肌隧道扩张刻度钳包括第一钳臂、第二钳臂、第一手指环、第二手指环、第一钳臂弯头、第二钳臂弯头、铰轴、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一连接片连接于所述第一钳臂弯头尾端与所述第一钳臂前端之间,所述第二连接片连接于所述第二钳臂弯头尾端与所述第二钳臂前端之间,所述第一连接片和所述第二连接片通过所述铰轴铰接连接,所述第一手指环和所述第二手指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钳臂和所述第二钳臂尾端;所述第一钳臂弯头和第二钳臂弯头向一侧弯曲成弧形,所述第一钳臂弯头和第二钳臂弯头中至少一个钳臂弯头外表面设置有多个深度刻度线以标识所述第一钳臂弯头或第二钳臂弯头插入体内的深度。
进一步地,设置于所述第一钳臂弯头或第二钳臂弯头上的相邻两个所述深度刻度线之间的水平距离为1cm或5mm。
进一步地,设置于所述第一钳臂弯头或所述第二钳臂弯头外表面的多个所述深度刻度线由不同的颜色标识层构成。
进一步地,所述盆底肌隧道扩张刻度钳还包括多个深度数值标识,每个所述深度数值标识设置于对应的所述深度刻度线后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钳臂弯头和所述第二钳臂弯头的前端均为圆润头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钳臂弯头和所述第二钳臂弯头的直线长度均为4-6cm,所述盆底肌隧道扩张刻度钳的直线长度为17-19cm,所述第一钳臂弯头和所述第二钳臂弯头的弧度角度为5-15°。
进一步地,所述盆底肌隧道扩张刻度钳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钳臂尾部和所述第二钳臂尾部的互相配合的两个卡止件,所述卡止件包括垂直于所述第一钳臂或所述第二钳臂的卡止臂以及设置于所述卡止臂一侧的多个卡止凸起,多个卡止凸起沿所述卡止臂的延伸方向间隔分布,两个卡止件的卡止凸起相向设置以相互卡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钳臂弯头和所述第二钳臂弯头内侧均设置有防滑条纹。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儿科研究所,未经首都儿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597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