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移动闸机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59900.5 | 申请日: | 202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230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周扬帆;钱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10 | 分类号: | G07C9/10;G07C9/20;G07C9/22;B60B33/00;B60B33/08;F16M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熊永强;李稷芳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系统 | ||
公开了一种可移动闸机,该可移动闸机包括闸机本体、闸机底板、滚轮和阻挡件,闸机本体、滚轮分别安装于闸机底板的上方和下方,阻挡件与闸机底板的一侧连接且阻挡件可相对于闸机底板旋转,阻挡件用于固定滚轮。阻挡件和闸机底板可供行人踩踏。可移动闸机还可通过内置的无线通信模块与云端服务器通信。闸机本体采集经过闸机底板的行人的身份信息,在该身份信息鉴权成功时,闸机本体可让行人通行。闸机具有可移动性和便捷性,提高了可移动闸机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安防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移动闸机及系统。
背景技术
闸机,是一种通道阻挡装置(通道管理设备),用于管理人流并规范行人出入,其应用的场合广泛,例如,地铁进站检票、车站进站检票、旅游景点入口检票等,写字楼大堂区域人员身份验证、重要聚众型活动(例如:产品发布会、名人演讲等)行人检测等。
目前,传统的闸机均为固定式人行闸机,安装该固定式人行闸机需要提前布置网线、电线等大量线缆,而布线又需要开挖地板,同时固定好闸机的位置后再铺设地板砖,不仅工程复杂,而且人行闸机一旦安装完成后,位置固定,如需移动位置只能拆卸后重新埋线挖地重新安装。
另外,固定式人行闸机也会影响建筑物的外观,固定式人行闸机的样式较为现代化,若其设立在商业写字楼中会显得比较协调,但若设立其他类型的建筑中,如庙宇、教堂等古典式建筑,因两者风格的不同,人行闸机会显得格格不入。若针对不同的建筑风格改造人行闸机,不仅工程繁琐、拆卸重建成本高昂,还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移动闸机,该可移动闸机包括:闸机本体、闸机底板、滚轮和阻挡件,所述闸机本体设置于所述闸机底板的上方,所述滚轮设置于所述闸机底板的下方,所述阻挡件与所述闸机底板的一侧连接,所述阻挡件可相对于所述闸机底板旋转,所述阻挡件用于固定所述滚轮,其中,所述底板用于供踩踏,当所述阻挡件旋转至固定所述滚轮的位置时可供踩踏;所述闸机本体内容纳有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云端服务器之间无线通信,所述闸机本体用于采集经过所述闸机底板的行人的身份信息,所述闸机本体用于对所述身份信息鉴权成功的行人放行。
可以看到,本申请提供的闸机具有可移动性和便捷性,通过简单旋转阻挡件以实现对可移动闸机滚轮的锁止和解锁,从而实现可移动闸机由“固定”状态和“移动”状态的快速切换,操作简便,便利性强。另外,可移动闸机内的无线通信模块使闸机摆脱了网线等线缆的束缚,真正实现了闸机“开机即用、关机即走”的功能,有利于提高可移动闸机的利用率以及扩大可移动闸机的适用场景。
基于第一方面,在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阻挡件是翻转地台,所述翻转地台与所述闸机底板的一侧通过固定轴连接,所述翻转地台可绕所述固定轴旋转,当所述翻转地台旋转至与地面接触的位置时,所述翻转地台锁止所述滚轮的转动。
阻挡件是可旋转的翻转地台,旋转翻转地台至其与地面接触即可使滚轮停止转动进入锁止状态,操作简便。另外,由于滚轮承担了闸机本体等的全部重量,因此,旋转本申请提供的翻转地台是比较省力的,即在旋转翻转地台时只需承受翻转地台的重量即可。
基于第一方面,在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翻转地台包括翻转地台本体和锁止块,所述锁止块与所述翻转地台本体连接,所述锁止块设置于所述翻转地台本体的第一平面上,向下旋转所述翻转地台,当所述翻转地台本体的第二平面与地面接触时,所述锁止块与所述滚轮接触以使所述滚轮处于锁止状态。
具体地,向下旋转翻转地台,通过翻转地台中的锁止块与滚轮接触或抵触,锁止块利用自身的高摩擦力特性可使滚轮快速停止滑动,提高了对滚轮的制动效率。另外,若滚轮为球形时,锁止块的设计可以增加与滚轮的接触面积,从而锁止块和滚轮之间的摩擦力也就越大,以使运动的滚轮快速停止滑动。
基于第一方面,在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翻转地台还包括摩擦垫,所述摩擦垫与所述翻转地台本体的所述第二平面粘接或铆接,当所述翻转地台旋转至所述摩擦垫与地面接触时,所述锁止块与所述滚轮接触以使所述滚轮处于锁止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599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