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莴苣的保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60261.4 | 申请日: | 202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162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宋慕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贺州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B7/00 | 分类号: | A23B7/00;A23B7/154;A23L5/41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何世磊 |
地址: | 542899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莴苣 保鲜 方法 | ||
本发明通过真空预冷、低温清洗、冷藏、保鲜液1浸泡、在包装箱底部花泥中加入保鲜液2处理,得到的保鲜莴苣,本发明能有效降低莴苣温度,控制其代谢活动。并能有效杀死微生物,抵御微生物入侵莴苣去叶后伤口部位。而且能够在贮藏过程中不断为莴苣给水,控制茎空心的扩大。同时,本发明能有效抑制苯并代谢关键酶的活性,降低黄酮类物质的合成。经两种保鲜液处理后,可延长莴苣的贮藏时间,使莴苣的保鲜期达到45~60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产品贮藏保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莴苣的保鲜方法。
背景技术
莴苣属菊科一年生或两年生草本作物。莴苣清香爽口,肉质脆嫩,可生食、凉拌、炒、干制或腌渍罐装,是一种常见的蔬菜。莴苣在中国的种植面积较大,产量稳定,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农产品。
莴苣含水量高,采后生理代谢非常旺盛,如果采后处理和贮藏条件不当极易出现腐烂现象。且莴苣采后长期贮藏容易出现空心现象,造成严重的采后损耗。同时,莴苣茎下部去除叶片后,以及茎底部的伤口在贮藏过程中容易积累黄酮类物质,导致伤口处的色泽劣变。因此,贮藏过程中需要控制伤口处的苯丙烷代谢,抑制伤口处褐变的发生。目前,莴苣常用的保鲜技术主要是低温贮藏和化学防腐。由于莴苣的季节性较强,而消费者对莴苣一年四季的需求量比较稳定。在莴苣集中上市时,莴苣的价格波动明显。为了满足消费者在一年中对莴苣的需求,需要提高莴苣的贮藏保鲜技术,延长莴苣的上市周期。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操作方便、高效、安全的莴苣贮藏保鲜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目前莴苣采后易发生损耗和变质,导致贮藏时间不长的问题,提供一种操作方便、高效、安全的莴苣贮藏保鲜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莴苣的保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表皮完好,无明显机械伤,茎笔直的莴苣;
(2)将莴苣在真空环境下进行迅速降温,利用温度探头测定温度,将莴苣茎中心温度降至1℃~4℃;
(3)用干净不锈钢刀切去莴苣叶片,保留莴苣茎干;
(4)将莴苣茎干整根用温度为1℃~4℃清水洗净;
(5)将莴苣茎干置于保鲜液1中浸泡1~5min后,晾干;
(6)将莴苣茎干根部竖直插入厚度为2~6cm的花泥中,并用塑料薄膜将莴苣茎干包裹,然后以浸有花泥的部位朝下将莴苣茎干整齐放入包装箱内,所述包装箱底面及四周也铺设有塑料薄膜,所述花泥浸润有保鲜液2。
(7)莴苣冷藏温度为1℃~4℃。
进一步地,所述所述步骤(5)中莴苣置于保鲜液1中浸泡时间为4min。
进一步地,步骤(5)中保鲜液1的组成按重量百分比包括:0.4%~1.0%山梨酸钾、0.4%~0.8%果胶分解物、0.5%~1.5%异菌脲、0.03%~0.06%柠檬酸,余量为水。
进一步地,所述果胶分解物由脐橙果皮制备而成,具体制备工艺为:将脐橙果皮经压榨后再经果胶酶进行分解,分解液在沸水中处理10min后,离心取上清液,收集上清液。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6)中保鲜液2的组成按重量百分比包括:0.05%~0.1%抗坏血酸、0.2%~0.8%肉桂酸、0.2%~0.8%香豆酸,余量为水;所述花泥厚度为4cm,花泥浸润保鲜液但不能有液体滴落。
本发明中保鲜液成分详情如下:
山梨酸钾、果胶分解物、异菌脲为杀菌剂,能够控制微生物的生长。柠檬酸、抗坏血酸、肉桂酸和香豆酸为护色剂,能够抑制莴苣的褐变,其中肉桂酸和香豆酸能够减少莴苣伤口苯丙烷代谢产物的积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贺州学院,未经贺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02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绿豆播种装置
- 下一篇:一种神经外科临床治疗用手术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