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定量化石英H2 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60360.2 | 申请日: | 202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85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03 |
发明(设计)人: | 邓卫平;卫清;赵刚;何案华;贾鸿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16C10/00 | 分类号: | G16C10/00;G16C20/10;G16C20/70;G06F30/20;G06F111/10;G06F119/08;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韬法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3 | 代理人: | 马丽莲 |
地址: | 10008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量化 石英 base sub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量化石英H2O‑CO2‑NaCl体系水热流体成矿过程的理论模型及方法,理论模型用于研究不同成分成矿流体在矿区流体温度压力范围内的相边界曲线、石英等溶解度曲线、石英等溶解度曲线域边界曲线,包括:H2O‑CO2‑NaCl体系相边界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液相与气液混合相边界曲线;石英等溶解度计算模块,用于计算石英等溶解度曲线;石英等溶解度曲线域边界计算模块,用于计算石英等溶解度曲线域温度敏感区、压力敏感区和退行性区域边界曲线;上述各计算模块获得的曲线用于组合构建不同成矿流体成分的石英等溶解度相图,基于所述石英等溶解度相图可定量化石英H2O‑CO2‑NaCl体系水热流体动态演化乃至成矿过程,本发明可为理解基于石英水热过程的流体成矿过程提供新的视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床地球化学与计算地球化学交叉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定量化石英H2O-CO2-NaCl体系水热流体成矿过程的理论模型及方法。
背景技术
经查证,目前关于成矿领域的方法类专利仅限于成矿靶区圈定、成矿岩相带定位、成矿年代预测、成矿深度估算、成矿时空定位、成矿单元划分、成矿空间建模、成矿模式构建、成矿潜力计算等方面(CN104865613B、CN102243628A、CN110187387A、CN105785466A、CN110060173A、 CN107211585B、CN108573206A、CN108181669A、CN107765323A、CN109540929A、CN109270589B、CN107782878A)。涉及成矿流体或矿床成因方面的的方法专利也仅有6例,其揭示的主要为斑岩型矿床成矿流体氧化还原性质的判别(CN107655915B)及铀矿床成矿模式条件或成因等 (CN107576996A、CN109752443A、CN111044599A、CN109752443A、 CN106324700B)。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技术对于成矿流体的研究主要为获得不同成矿阶段流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尚缺乏涉及流体定量动态演化乃至成矿的理论模型及方法,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的流体定量动态演化乃至成矿的理论模型及方法,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定量化石英H2O-CO2-NaCl体系水热流体成矿过程的理论模型及方法,可定量评价成矿流体动态演化乃至成矿的过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定量化石英H2O-CO2-NaCl 体系水热流体成矿过程的理论模型,所述理论模型用于研究不同成分成矿流体在矿区流体温度压力范围内的相边界曲线、石英等溶解度曲线、石英等溶解度曲线域边界曲线,包括:
H2O-CO2-NaCl体系相边界计算模块,用于计算获得固定流体成分及指定温度下相边界上某一点的温度压力坐标(T,P),并以选定温度间隔重复本计算模块,得到一系列的在矿区成矿流体温度压力范围内的温度压力坐标,此即为液相与气液混合相边界曲线;
H2O-CO2-NaCl体系石英等溶解度计算模块,用于计算获得固定流体成分及指定石英溶解度时某一温度的温度压力坐标(T,P),并以选定温度间隔重复本计算模块,得到一系列的在矿区成矿流体温度压力范围内的温度压力坐标,此即为石英等溶解度曲线;
H2O-CO2-NaCl体系石英等溶解度曲线域边界计算模块,用于获得固定流体成分条件下石英等溶解度曲线域边界的一系列温度压力坐标,此即为石英等溶解度曲线域温度敏感区、压力敏感区和退行性区域边界曲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未经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03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采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鬼针草粉末的速溶降压饮品的制备方法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