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伏双模自适应跨台区消纳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60800.4 | 申请日: | 202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88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盛万兴;刘科研;叶学顺;吴俊勇;赵鹏杰;艾洪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J3/06 | 分类号: | H02J3/06;H02J3/3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刘静 |
地址: | 100089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模 自适应 跨台区消纳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光伏双模自适应跨台区消纳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配电网系统中各台区的功率参数及与各台区连接的变电站输送功率,所述配电网系统中各台区均包括:电力电子变压器、配电系统交直流负荷、分布式光伏;
根据各台区的功率参数,划分电力电子变压器的交直流配电网的运行状态,所述各台区的功率参数包括:负荷功率、光伏功率、电力电子变压器输送功率;
根据不同电力电子变压器的交直流配电网的运行状态,基于改进下垂控制的双模自适应控制法,动态调节各台区间的功率分配:根据各台区的功率参数,基于跨台区互济消纳、并网消纳的运行状态,判断互联端口的工作模式,所述互联端口的工作模式包括:互联端口运行于输出功率模式、互联端口运行于吸收功率模式;所述互联端口运行于输出功率模式时,基于传输因子ΔP和补偿因子εi对各台区间的偏差功率进行输送,所述互联端口运行于吸收功率模式时,基于不平衡功率因子β,使互联端口按照各台区不平衡功率比例实现吸收功率的合理分配;
所述互联端口运行于吸收功率模式时,基于不平衡功率因子β,使互联端口按照各台区不平衡功率比例实现吸收功率的合理分配的步骤,包括:
通过以下公式计算不平衡功率因子β:
基于不平衡功率因子β,通过以下公式计算互联端口按照各台区不平衡功率比例吸收功率的分配值:
其中,Pi一个基于电力电子变压器的交流混合配电网台区中光伏与负荷功率差值,PN_i为台区互联端口的额定容量,Ude为实际采集的电压值,Udcref为预设电压值,为电力电子变压器注入中压直流母线的功率,K为预设电压-功率曲线的斜率;
互联端口运行于输出功率模式时,基于传输因子ΔP和补偿因子εi修改下垂控制曲线,对各台区间的偏差功率进行输送,包括:
通过以下公式计算传输因子ΔP:
ΔP=Pi,
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补偿因子εi:
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基于传输因子ΔP和补偿因子εi修改下垂控制曲线:
其中,Pi一个基于电力电子变压器的交流混合配电网台区中光伏与负荷功率差值,Ude为实际采集的电压值,Udcref为预设电压值,为电力电子变压器注入中压直流母线的功率,K为预设电压-功率曲线的斜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双模自适应跨台区消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直流配电网的运行状态包括:本端口无光伏和本台区端口内部消纳、本台区交流端口和直流端口之间互济消纳、跨台区互济消纳、并网消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双模自适应跨台区消纳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跨台区互济消纳运行状态,根据以下公式判断:
Pi0,且
所述并网消纳运行状态,根据以下公式判断:
Pi0,且
其中,Pi=Ppv-Pload,i=1,2…n,n代表台区的个数,Pi一个基于电力电子变压器的交流混合配电网台区中光伏与负荷功率差值,Ppv为台区内光伏功率,Pload为负荷功率,i代表台区编号,I是配电网中台区编号集合。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光伏双模自适应跨台区消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电子变压器包含:电网端口,直流端口,交流端口,互联端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080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