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参多糖在抗新型冠状病毒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60842.8 | 申请日: | 202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586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朱蓓薇;宋爽;董秀萍;周大勇;温成荣;刘正奇;祁立波;陶帅妃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737 | 分类号: | A61K31/737;A61K36/815;A61K9/72;A61K9/08;A61P31/14;A61P11/00;A61P37/04;A61P3/10;A61P3/06;A61P3/04;A61P1/00;A61K8/73;A61Q19/00;A61Q19/1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林娟 |
地址: | 11603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参 多糖 新型 冠状病毒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海参多糖在抗新型冠状病毒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医学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假病毒和真病毒模型证实了海参多糖能够通过与SARS‑CoV‑2病毒表面的S蛋白结合,防止机体细胞的细胞膜对SARS‑CoV‑2病毒进行吸附和内化,从而阻止SARS‑CoV‑2病毒感染机体细胞,表明海参多糖具有预防和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所致肺炎的效果。海参多糖可制备吸入剂,进入鼻腔、气管、肺部,防止病毒的感染机体组织,用于预防和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海参多糖加入护手乳液配方,可增加护手乳液抗新型冠状病毒的效果;海参多糖制成的口服液可抑制SARS‑CoV‑2病毒从消化系统侵入,起到预防和辅助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所致肺炎的作用,并具有增强免疫力、降血脂、减肥、改善肠道菌等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参多糖在抗新型冠状病毒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医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正式分类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简称新冠病毒(novel coronavirus)。 人感染了冠状病毒后常见体征有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等。在较严重病 例中,感染可导致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肾衰竭,甚至死亡。
新冠病毒通过皮肤黏膜进入体内后,通过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简称S蛋白),与细胞上 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酶2(简称ACE2)受体结合,然后细胞膜将对病毒进行吸附和内化,病 毒进入细胞质后脱壳,释放基因组。基因组被释放入细胞质以后,病毒的RNA会与宿主细胞 的核糖体结合,翻译出两组蛋白质,紧接着,蛋白质水解酶会把这两组蛋白质切开,生成病 毒继续组装、复制的酶和蛋白质。新生成的酶包括RNA依赖性RNA聚合酶(RdRp),它的 作用就是复制形成新的病毒RNA。新的病毒RNA将和水解酶产生的蛋白质结合,组装成新的病毒,释放出原宿主细胞,继续感染其它细胞。根据新冠病毒的染病机理,抗新冠病毒药物的研发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阻止病毒和宿主细胞结合,作用靶点为S蛋白或者ACE2;二是阻止新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产生,作用靶点为RdRp或者蛋白质水解酶。
海参多糖是海参体壁的一类重要营养成分,其含量可占干参总有机物的6%以上。海参多 糖由海参岩藻聚糖硫酸酯和海参岩藻糖基化硫酸软骨素组成。海参岩藻聚糖硫酸酯是一类由 L-岩藻糖聚合而成的硫酸化多糖;海参岩藻糖基化硫酸软骨素是一类主链结构由葡萄糖醛酸- 乙酰氨基半乳糖重复单元构成、带有岩藻糖基支链的硫酸化多糖。海参多糖具有增强免疫力、 降血脂、减肥、改善肠道菌群等多种功效。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缺乏有效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物质。
[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海参多糖在抗冠状病毒中的用途,所述冠状病毒包括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所述的抗冠状病毒是指预防或治疗冠状病毒所致肺炎,包括与SARS-CoV-2 病毒表面的S蛋白结合、阻止SARS-CoV-2病毒侵入机体细胞。海参多糖的这种用途可用于 制备用于预防或治疗冠状病毒感染的药物、食品、日化产品。
所述海参多糖来源于海参,包括楯手目海参科、楯手目刺参科、芋参目尻参科和枝手目 瓜参科的海参品种,由海参岩藻聚糖硫酸酯和海参岩藻糖基化硫酸软骨素组成。海参岩藻聚 糖硫酸酯是一类由L-岩藻糖聚合而成的硫酸化多糖;海参岩藻糖基化硫酸软骨素是一类主链 结构由葡萄糖醛酸-乙酰氨基半乳糖重复单元构成、带有岩藻糖基支链的硫酸化多糖。
本发明提供了所述海参多糖在制备用于预防或治疗冠状病毒感染的药物中的用途,所述 药物以海参多糖为抑制冠状病毒进入机体细胞的活性成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工业大学,未经大连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08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