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氨基磺酸除锈液及利用其的除锈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60904.5 | 申请日: | 202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909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陈运法;仉小猛;王延华;杜英超;于博;叶树峰;魏连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3G1/06 | 分类号: | C23G1/06;C23G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氨基 除锈 利用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氨基磺酸除锈剂及利用其的除锈方法,所述除锈液以质量分数计包括如下组分:氨基磺酸5‑20%,氯盐1‑3%,柠檬酸1‑3%,酒石酸1‑3%,助剂0.6‑2.5%,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2‑0.5%,余量为水。本发明提供的氨基磺酸除锈液,通过氯盐、柠檬酸、酒石酸及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之间的协同作用实现以氨基磺酸为主体的除锈液性能的提升,实现了普碳钢和低合金钢实现良好的清洗效果,清洗容量高,清洗速度快,使用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表面预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氨基磺酸除锈液及利用其的除锈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金属表面酸洗预处理行业在全国已形成万亿产业规模,但现有技术仍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盐酸、硫酸是现有工艺最常用的两种化学清洗介质,存在环境污染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重大技术弊端,行业整体装备技术、污染治理和内部环保管理水平亟待提升。特别是在国家相关环保法律法规越来越严格苛刻的形势下,部分酸洗企业已经面临着生死存亡的紧急态势。开发新的金属清洗液体系来替代盐酸、硫酸等无机酸,减少废液排放,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成为行业需求的焦点。
氨基磺酸是一种固体酸,电离度很大,容易解离,是无水、无挥发性、无臭的固体,非常稳定,对人身毒性极小,利于远途运输及储存。作为清洗剂,氨基磺酸水溶液可去除铁、钢、铜、不锈钢等材料制造的设备表面的铁锈、水垢和腐蚀产物,在部分领域可替代盐酸、硫酸等强无机酸清洗液。
关于氨基磺酸应用已有诸多研究,取得了明显的应用效果。但氨基磺酸替代盐酸、硫酸等酸洗液存在明显缺陷。由于游离氢离子浓度与无机强酸有明显差异,导致与金属氧化物反应速度较慢,经常需加热使用;另外,氨基磺酸虽然水中溶解度较大,但过高浓度会影响电离过程,反而降低游离氢离子浓度,因而一般应用过程浓度大多控制在10%左右,这就导致清洗容量减小,与同等体积的盐酸、硫酸相比,清洗工件的量明显要少得多,导致成本大幅增加,从而限制了在行业中的应用推广进程。
CN104498968A公开了一种高效除锈剂,包括有氨基磺酸、硼酸、十二烷基硫酸钠、平平加OS-15、六次甲基四胺、椰子酰单乙醇胺和去离子水,所述氨基磺酸的质量份数为15-25份,所述硼酸的质量份数为15-25份,所述十二烷基硫酸钠的质量份数为10-30份,所述平平加OS-15的质量份数为15-35份,所述六次甲基四胺的质量份数为15-35份,所述椰子酰单乙醇胺的质量份数为4-24份,所述去离子水的质量份数为500-800份。该除锈剂不会对钢铁造成腐蚀或者其他伤害,并且能对钢铁上的锈进行很好的消除,保证了即使长期使用也不会破坏钢铁的优点,利用大规模的推广应用,并且各成份的成本低廉,相比于现有的高效除锈剂,可以大大降低使用者的投入成本。由于缺少促进电离及增大清洗容量的添加剂,会导致清洗速度和清洗容量受到限制。
CN104947124A公开了一种钢铁断口除锈液,属于测试技术,解决了目前除锈液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组分:盐酸80-120ml/L;氯化亚锡2-5g/L;氨基磺酸2-8g/L;草酸5-10mL/L;甲醛5-10ml/L。其在完全除锈的前提下,以除锈作用强的盐酸为溶解剂,增加一种氯化亚锡的成分,起还原剂作用,再增加一种表面保护剂氨基磺酸,与还原剂共同作用起到保护金属基体的作用,同时加入草酸、甲醛共同作用,使除锈液工作过程中有效清除断面上的氧化腐蚀层,而与钢铁产品零件断面金属基体不起化学反应,达到保护断面金属基体的作用,有效地保留其上记录的实际工况信息。主要组分为盐酸,易挥发污染环境,并且产生的废酸,难以处理,属于危险废弃物。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氨基磺酸除锈液及利用其的除锈方法,本发明提供的除锈液可以对普碳钢和低合金钢实现良好的清洗效果,清洗容量高,清洗速度快,使用寿命长。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09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大型扩孔锻件成形工艺
- 下一篇:一种养宫玫瑰紫苏姜茶及其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