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马弗托辊型网带淬火炉的物料流转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60908.3 | 申请日: | 202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63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郭纯;胡瑞章;孟令启;陈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C21D9/00 | 分类号: | C21D9/00;C21D1/62;C23C8/00;C21D11/00;B01F7/02;B01F7/08;B01F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王依 |
地址: | 2331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马 弗托辊型网带 淬火 物料 流转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马弗托辊型网带淬火炉的物料流转机构,其中包括立柱、横梁、导轨、物料流转混合模块、挡块、丝杠和第一电机。其中物料流转混合模块包括外壳、滑块、抽拉板、第二电机、混料转头、滑轨、滑动门、气缸、连接件和转杆。本发明能够将物料混合以及流转两道工序同时进行,增加了生产效率,减少了不必要的生产成本;通过传动机构代替传统的人工方式,自由的控制物料流转,降低了工人的生产强度;各个结构相互配合,实用性强,能广泛应用于多种生产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流转物料以及物料的混合和流转分布进行费时费力,影响生产效率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物料流转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马弗托辊型网带淬火炉的物料流转机构。
背景技术
淬火是钢热处理工艺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工种工艺方法。钢铁热处理大致有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四种基本工艺。钢铁热处理大致有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四种基本工艺。退火是将工件加热到适当温度,根据材料和工件尺寸采用不同的保温时间,然后进行缓慢冷却(冷却速度最慢)目的是使金属内部组织达到或接近平衡状态,获得良好的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或者为进一步淬火作组织准备。正火将工件加热到适宜的温度后在空气中冷却,正火的效果同退火相似,只是得到的组织更细,常用于改善材料的切削性能,也有时用于对一些要求不高的零件作为最终热处理。回火为了降低钢件的脆性,将淬火后的钢件在高于室温而低于710℃的某一适当温度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再进行冷却。淬火是将工件加热保温后,在水、油或其他无机盐、有机水溶液等淬冷介质中快速冷却。淬火后钢件变硬,但同时变脆。为了降低钢件的脆性,将淬火后的钢件在高于室温而低于650℃的某一适当温度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再进行冷却。淬火炉是是工件淬火前的炉子,炉子的热源可以用点及燃料,温度可用热电偶来测量。用电及气体、液体燃料的炉子,可以使用仪表自动来控制和调节温度,淬火炉用于铝合金管帮型材挤压制品的淬火处理。在淬火前,挤压制品的加热应均匀,温差应小于±2.5℃;淬火时,要求过渡时间短,不超过15秒。淬火炉由炉体、炉门、加热元件、通风机构及控制系统等几部分组成。炉体由型刚及钢板焊接而成,炉衬内壁采用不锈钢板与炉壳连接成整体,炉体及炉胆夹层内填充硅酸铝耐火纤维作隔热之用。马弗托辊型网带淬火炉广泛适用于各种小型金属零件的批量渗碳,碳氮共渗和保护气氛调制淬火处理。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对于原始物料的流转一般都是采用人工的方式进行,而且大多数原料需要由多种基本原料混合之后才能用于后续加工,而现有的工序中物料的混合以及流转是分布进行的,这种方式费时费力,影响生产效率。因此,设计一种能够代替人工且物料混合与物料流转能够同时进行的结构是符合实际需要的。
针对上述提出的问题,现设计一种马弗托辊型网带淬火炉的物料流转机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马弗托辊型网带淬火炉的物料流转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流转物料以及物料的混合和流转分布进行费时费力,影响生产效率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马弗托辊型网带淬火炉的物料流转机构,包括立柱,所述立柱的上端固定设有横梁,所述横梁的下端固定设有导轨,所述导轨与物料流转混合模块滑动连接。
所述物料流转混合模块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固定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与导轨滑动连接且不脱落。
相邻所述滑块之间设有连杆,所述导轨的两端固定设有挡块,所述挡块之间设有丝杠,所述丝杠贯穿连杆并与连杆螺纹配合,一个所述挡块的一端设有第一电机。
进一步的,相邻所述立柱之间设有用于支撑的连接架。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内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抽拉板,所述抽拉板在凹槽内自由滑动且不脱落。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内设有混料转头,所述外壳的一端设有第二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连通外壳并与混料转头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科技学院,未经安徽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09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护面罩
- 下一篇:一种成本低的化妆品用玻璃瓶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