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纤维板吊装方法及吊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60987.8 | 申请日: | 202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893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满闯;曹阳俊;林能发;戴明亮;范阳舟;解慧;冯学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22 | 分类号: | B66C1/22;B66C1/42 |
代理公司: | 株洲湘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2 | 代理人: | 张君 |
地址: | 412007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纤维 吊装 方法 | ||
一种碳纤维板吊装方法,提供一种吊具,所述吊具具有承压面,在吊装时将碳纤维板的底面放置于所述承压面上并使得承压面沿碳纤维板的宽度方向;对吊具施加垂直向上的提升力,利用承压面对碳纤维板底面产生的垂直向上的承托力将碳纤维板垂直起吊。通过承压面对整体将碳纤维板承托起升,相比一些扣住板状部件边缘的起吊方法,该方法在起吊的时候不会由于碳纤维板自身重力导致弯折变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板材吊运吊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纤维板吊装方法及吊具。
背景技术
传统风电叶片大梁大多为纯玻纤结构,随着叶片长度增加,叶片重量也逐渐加大,为了设计一种轻量化的风电叶片,采用碳纤维拉挤板材(后简称碳纤维板)与玻纤混合的设计形式,与传统大梁成型相比,碳纤维板为预成型,提高了大梁铺层效率,但是碳纤维板为长条状,开卷后不方便吊装,且吊装过程中容易变形,造成材料不合格报废,因此碳纤维板吊装成为制约大梁成型的关键因素。传统碳纤维板吊装时,需要用玻纤胶条将碳纤维板缠绕固定,然后通过绑带吊装,受固定方式和操作人员影响,碳纤维板之间并没有可靠固定,容易导致碳纤维板滑脱和变形,且需要进行胶条缠绕工作,增加作业内容及材料消耗。
通过专利检索,没有发现与本专利相同的专利文献公开,与本专利相关的对比文件有以下几个:
1、申请号为“CN201720556349.2”,名称为“金属板吊装用快速夹紧夹具”的,公开了一种金属板吊装用快速夹紧夹具,夹持框包括依次连接的上夹板、连接杆以及下夹板,上夹板的夹持面与下夹板的夹持面平行,上夹板与下夹板均设有供连接杆穿过的方孔,还包括调节结构,调节机构包括调节块,调节块设有供连接杆穿过的方孔,调节块套设于连接杆之外;锁紧机构包括拉杆与锁紧杆,拉杆一端铰接于上夹板,拉杆另一端开设有吊装孔,拉杆连接上夹板的一端具有限位抵板,拉杆的中部设有长条滑孔;锁紧杆一端铰接于上夹板,锁紧杆的另一端设有滑柱,滑柱嵌入长条滑孔中并与长条滑孔滑动连接,锁紧杆连接上夹板的一端具有锁紧部。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能够稳定快速夹持板材且不磨损金属绳的夹具。该对比文件中的夹具在针对板材吊运时,只能扣住板材的边缘,在对于刚性较好的板材能实现吊运,但对于碳纤维板易变形不抗弯折的板材不适用,未受力的部分容易产生弯折变形。
2、申请号为“CN201410191628.4”,名称为“膜材吊装夹具”的,公开了一种膜材吊装夹具用于夹持一端设有折边的膜材。膜材吊装夹具包括:第一夹板呈一字形。第二夹板呈L形。第二夹板包括本体及弯折部,弯折部位于本体的一侧,第一夹板与本体重叠设置,第一夹板的侧边与弯折部之间存在间隙,间隙用于收容设于折边的折缝内的绳索,间隙的长度小于绳索的长度。压紧器的两端分别压持在第一夹板及第二夹板上,压紧器压紧第一夹板及第二夹板,膜材夹持于第一夹板及本体之间。通过膜材吊装夹具的压紧器可以在几秒钟内完成夹紧和释放动作,提高工作效率。该对比文件采用的是夹持板材,竖直吊运的方式,同样不适用于碳纤维板吊运。碳纤维板的摩擦系数较小,且不适和对其表面施加较大的压力,夹持力度不好掌控,过大易损坏板材,过小则无法起吊。并且该方式无法实现对多层碳纤维板进行一次性吊装,效率低。
因此提出一种能保证碳纤维板吊运过程中的结构外形稳定性的吊装方法及吊具在本技术领域内具有重大的意义。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碳纤维板吊装方法,提供一种吊具,所述吊具具有承压面,在吊装时将碳纤维板的底面放置于所述承压面上并使得承压面沿碳纤维板的宽度方向;对吊具施加垂直向上的提升力,利用承压面对碳纤维板底面产生的垂直向上的承托力将碳纤维板垂直起吊。
进一步地,承压面在碳纤维板上是连续不间断的,在吊装时令碳纤维板的底面沿其宽度方向与承压面连接不间断接触。
进一步地,承压面与碳纤维板底面接触时,在其长度方向上具有一定的接触距离,该接触距离使得碳纤维板在垂直起吊后其长度方向上未与承压面接触部分不会因重力而折弯变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09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天线模组及终端
- 下一篇:一种具有除尘除杂功能的大米自动装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