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61496.5 | 申请日: | 202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095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寸小娟;马敏;万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河道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E02D5/74;E03F1/00;A01G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700 上海市青***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利工程 生态 护坡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属于河道护坡技术领域,其包括坡体以及坡体上的斜坡面和顶面,所述斜坡面固定铺设有固土层,固土层将斜坡面覆盖,固土层上表面插设有若干锚栓,锚栓沿斜坡面的倾斜方向分布,位于同一倾斜线上的锚栓为一组,顶面开设有若干注入槽,每组锚栓伸入坡体内的一端均位于同一个注入槽内,注入槽内浇灌混凝土使其形成混凝土加强柱,本发明具有提高护坡稳固性,加强防护功能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河道护坡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
背景技术`
生态护坡,是综合工程力学、土壤学、生态学和植物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对斜坡或边坡进行支护,形成由植物或工程和植物组成的综合护坡系统的护坡技术;开挖边坡形成以后,通过种植植物,利用植物与岩、土体的相互作用(根系锚固作用)对边坡表层进行防护、加固,使之既能满足对边坡表层稳定的要求,又能恢复被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的护坡方式,是一种有效的护坡、固坡手段,而河道的护坡均采用生态护坡。
现有的可参考公告号为CN107217642B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生态护坡,包括倾斜铺设在河道两侧的坡面,两坡面之间设有在正常状态下能够沉入河内的拉绳,所述护坡上设有能够将拉绳从河内拉伸至河面的拉伸装置。正常状态下,拉绳沉入河底,拉绳隐藏在河道内,不会对河道内的船只的航行或者人们的正常活动造成影响,当发现有人落水需要救助时,拉伸装置将拉绳从河道内拉出,使拉绳浮出河道,这样当救助者在出现体力不支的情况的时候,可以借助拉绳,作为支撑,使其能够暂时缓冲或者顺着拉绳而游回河道两边,避免其在救助过程中,因为体力消耗过大而导致自己无法游回岸边,提高了救援的成功率。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实际生活中,上述护坡的稳固性较差,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导致滑坡的现象,护坡自身无法稳定,何谈救人,进而大大降低了护坡的防护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达到提高护坡稳固性,加强防护功能的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包括坡体以及坡体上的斜坡面和顶面,所述斜坡面固定铺设有固土层,固土层将斜坡面覆盖,固土层上表面插设有若干锚栓,锚栓沿斜坡面的倾斜方向分布,位于同一倾斜线上的锚栓为一组,顶面开设有若干注入槽,每组锚栓伸入坡体内的一端均位于同一个注入槽内,注入槽内浇灌混凝土使其形成混凝土加强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土层将坡体上斜坡面的土壤覆盖,进行护坡的初步加固,再通过多个锚栓将护坡钉紧在坡头上,通过锚栓与坡体之间的紧固力使得固土层更加稳固,而注入槽内浇灌混凝土,使得每组锚栓均通过混凝土加强柱连成一体,混凝土加强柱首先能够加强坡体的自身强度,还能够将固土层更加稳固的固定在坡体上,使得固土层受力时,能够更加将力均匀的分摊给坡体的各个地方,有效防止了固土层受力不均,导致部分位置偏移,进而达到了提高护坡稳固性,加强防护功能的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面开设有固定坑,固定坑位于注入槽远离斜坡面的一侧,固定坑与注入槽之间开设有若干连接孔,固定坑内浇灌混凝土使其形成混凝土加强块,混凝土加强块与混凝土加强柱一体成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坑挖设在坡体的顶面上,能够对坡体自身进行加固的同时,通过往固定坑内浇灌混凝土,能够使得混凝土通过连接孔进入注入槽内,无需在每一个注入槽的开口处注入混凝土,使得混凝土加强柱的成型更加方便,同时混凝土加强柱与混凝土加强块为浇筑一体成型,进而大大提高了其稳固能力,同时混凝土加强块能够对混凝土加强柱起到上拉的效果,若固土层受到下滑的力,通过锚栓传递给混凝土加强柱,而混凝土加强块则对混凝土加强柱起到了固定的作用,进而大大提高了护坡的稳固性,加强了护坡的防护功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孔均为倾斜设置,连接孔与注入槽连通的一端为低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河道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河道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14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