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打击旋律乐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61579.4 | 申请日: | 202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838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岳 |
主分类号: | G10H1/34 | 分类号: | G10H1/34;G10H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04 | 代理人: | 李波;孙新国 |
地址: | 10000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打击 旋律 乐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打击旋律乐器。包括:琴键模块,其包括多个琴键和多个能量转换单元,其中每个琴键布置成接受来自外部的敲击,所述多个能量转换单元中的每个配置用于感应对所述琴键敲击所产生的机械能并且将所述机械能转换成电信号形式的电能。存储单元,其配置用于存储与所述多个琴键关联的音源数据。输出单元,其配置用于输出与所述音源数据对应的琴音信号。控制单元,其配置用于:接收来自于能量转换单元的电信号;根据所述电信号从所述存储单元获取与所述电信号关联的音源数据;以及控制所述输出单元输出与所述音源数据对应的所述琴音信号。本发明的乐器通过能量转换单元可以精确地采集敲击琴键的压力信号,从而提高了乐器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地涉及音乐器材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打击旋律乐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打击旋律乐器通过敲打由振动材料制成的琴键而发出声音,并且通过共鸣箱体对所述声音进行放大等处理。由于有些所述振动材料选自于非常珍贵的木材,因此造成乐器整体价格昂贵。另外,由于存在共鸣箱体,乐器的体积偏大而不方便携带。
在演奏过程中,现有的电子打击旋律乐器通过对琴键的敲击来控制电路开关的导通而产生与琴声相关的电信号。这种方式产生的电信号通常并不能很好地体现琴键的按压或者敲击力度对于音调和音色的影响,从而影响电子打击旋律乐器的演奏效果。另外,现有的电子打击旋律乐器灵敏度低、功能比较单一并且对外接口较少,因此不能满足演奏者对电子打击旋律乐器的多种功能需求。
发明内容
为至少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电子打击旋律乐器。该乐器采用能量转换单元将敲击琴键所产生的机械能转化为电流形式的电能,并且可以根据敲击力度的不同而产生大小不同的电流。进一步,本发明的电子打击旋律乐器采用支持各种信号处理和控制的控制单元,从而增强了音乐信号的处理能力。另外,本发明的电子打击旋律乐器具有多种外部接口,以便满足不同的演奏者对乐器的不同使用需求。
具体地,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打击旋律乐器。该乐器包括:琴键模块,其包括多个琴键和多个能量转换单元,其中每个所述琴键布置成接受来自外部的敲击,所述多个能量转换单元中的每个配置用于感应对所述琴键敲击所产生的机械能并且将所述机械能转换成电信号形式的电能。存储单元,其配置用于存储与所述多个琴键关联的音源数据。输出单元,其配置用于输出与所述音源数据对应的琴音信号。所述乐器还包括控制单元,其配置用于:接收来自于所述能量转换单元的所述电信号;根据所述电信号从所述存储单元获取与所述电信号关联的音源数据;以及控制所述输出单元输出与所述音源数据对应的所述琴音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琴体,其用于容纳所述控制单元、输出单元和存储单元,所述琴键模块还包括传导结构,其中所述传导结构包括支撑琴键的应力面板和位于琴体一侧的承压底板。所述能量转换单元布置于所述应力面板和承压底板之间。所述多个琴键布置成至少两排,其中第一排为半音区而第二排为全音区,并且通过以下方式之一来进一步布置所述琴键:所述应力面板上布置有支撑件,以用于支撑和固定所述琴键;或者所述琴键包括与所述应力面板贴合的底面和两个侧部,其中所述两个侧部的内表面与所述应力面板和承压底板的端面形成面接触,并且部分地插入到所述琴体内,以支撑和固定所述琴键。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应力面板和承压底板之间填充有用于防止所述能量转换单元振动的防振材料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能量转换单元包括压电陶瓷传感器、压力感应传感器、柔性弯曲传感器和振动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打击旋律乐器还包括A/D转换模块,其配置用于将所述能量转换单元输出的模拟电信号转换为数字电信号并且向所述控制单元输出。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打击旋律乐器还包括滤波模块,其配置用于对所述数字电信号进行滤波,并且将滤波后的数字电信号发送到所述控制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岳,未经陈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15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