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辅助减缓高空电缆振动的电缆间隔棒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61667.4 | 申请日: | 202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87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金浩;金宝洁;戴友兵;陈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网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7/12 | 分类号: | H02G7/12;H02G7/14 |
代理公司: | 福州科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001 | 代理人: | 魏珊珊 |
地址: | 350100 福建省福州市高***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辅助 减缓 高空 电缆 振动 间隔 | ||
本发明公开了辅助减缓高空电缆振动的电缆间隔棒,包括具有至少两个支臂的支撑体和设置在支撑体支臂末端夹持电缆的夹持体;所述支撑体的支臂均为伸缩结构,包括套筒和密封滑动套入套筒中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套入套筒中的端部设置一活塞;所述活塞将套筒分隔出靠近支撑体中心的前腔体和远离支撑体中心的后腔体;所述活塞上开设有多个连通前腔体和后腔体的通孔;无接触的获取少量的能量来控制各支臂中电流变体的粘稠度,从而分别调节间隔棒各支臂的阻尼系数,且该间隔棒具有回转、伸缩、扭转三个维度的可控阻尼,能够在各个方向上吸收电缆的振动,能够适应和缓解高频微幅的微风振动、中频中幅的次档距振动和低频大振幅的舞动等多种电缆的振动方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缆维护技术领域,具体为辅助减缓高空电缆振动的电缆间隔棒。
背景技术
高空电缆承载着远距离输电的重任,是经济发展、工业生产和居民用电的血管,不容有失,高空电缆的位置特点主要有,大部分位于偏远空旷的地区或山区,位置较高,在这一过程中会受到各种恶劣天气的侵袭,特别是外界风力或覆冰等引起的电缆震动。电缆振动是指导线的周期性运动。根据频率和振幅的不同,导线的振动大致可分为3种:高频微幅的微风振动、中频中幅的次档距振动和低频大振幅的舞动。3种振动都会给导线和输电线路造成破坏。
间隔棒是指安装在分裂导线上,固定各分裂导线间的间距,以防止导线互相鞭击、抑制微风振动和次档距振荡的金具。间隔棒一股安装在档距中间,相隔50~60m安装个。二分裂、四分裂、六分裂、八分裂导线的间隔棒,分裂导线安装间隔棒后与无间隔棒的振动振幅比较,二分裂导线减小50%,四分裂导线减小87%,90%。
对间隔棒的主要要求是线夹须有足够的握力,且在长期运行中不允许松动,整体强度须能耐受线路短路时各分裂导线的向心力和在长期振动下的疲劳。间隔棒从使用性能上可分为阻尼和刚性两大类,阻尼式间隔棒在其活动部件内嵌进耐磨橡胶垫,利用胶垫的阻尼来消耗导线振动能量,进而对导线振动产生阻尼作用。没有这种橡胶垫的则为刚性间隔棒,由于消振性能较差,一般用于不易产生振动的区域或用于跳线间隔棒。
现有的阻尼式间隔棒是在间隔棒活动关节处利用橡胶作阻尼材料来消耗导线的振动能量,但在户外恶劣的环境中,橡胶极容易老化,需要定时更换间隔棒,长期看,成本较高,此外,现有的阻尼式间隔棒的阻尼系数是固定的,一旦安装就无法改变,但是外部的环境,特别是引起电缆震动的风力环境,风力变化的范围极大,阻尼系数小的橡胶在风力较大,电缆摆动或舞动较大时作用不大;阻尼系数大的橡胶在风力小,电缆产生微风振动的情况下作用不大。难以根据风力大小的不同和电缆振动的不同调整最契合的阻尼系数,特别是现有的间隔棒对电缆的舞动作用很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辅助减缓高空电缆振动的电缆间隔棒,利用电缆间隔棒本身的结构特点,利用高压输电线输送的电能,无接触的获取少量的能量来控制各支臂中电流变体的粘稠度,从而分别调节间隔棒各支臂的阻尼系数,且该间隔棒具有回转、伸缩、扭转三个维度的可控阻尼,能够在各个方向上吸收电缆的振动,适应不同的外部风力环境和电缆振动形式。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辅助减缓高空电缆振动的电缆间隔棒,包括具有至少两个支臂的支撑体和设置在支撑体支臂末端夹持电缆的夹持体;所述支撑体的支臂均为伸缩结构,包括套筒和密封滑动套入套筒中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套入套筒中的端部设置一活塞;所述活塞将套筒分隔出靠近支撑体中心的前腔体和远离支撑体中心的后腔体;所述活塞上开设有多个连通前腔体和后腔体的通孔;所述前腔体和后腔体中填充有液态电流变体;液态或胶态的电流变体可通过所述通孔在前腔体和后腔体之间流通;所述伸缩杆上沿其径向向外发散延伸多片矩形页板;所述页板位于后腔体中且靠近活塞;所述伸缩杆所述夹持体包括结构体,所述结构体内集成有利用高空电缆的感应磁场获得感应电流的电感机构;所述电感机构为电流变体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网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网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16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连接结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放射科钡餐搅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