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加密墨水、防伪加密方法和多重加密系统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61887.7 | 申请日: | 202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48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发明(设计)人: | 曲松楠;汤子康;梁桃 | 申请(专利权)人: | 澳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D11/50 | 分类号: | C09D11/50;C09D11/03;C09D11/30;C09D11/38;C09D11/16;C09K11/65;G09F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超凡明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58 | 代理人: | 王晖;刘书芝 |
地址: | 中国澳门***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密 墨水 防伪 方法 多重 系统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密墨水、防伪加密方法和多重加密系统及应用,该加密墨水包括墨水溶剂和碳纳米粒子,碳纳米粒子在400nm~660nm波长的光照下的具有激发波长依赖的荧光发光特性,且碳纳米粒子的表面具有多个羟基、羧基、氨基、羰基官能团的一种或多种,在外加能量的持续作用下,碳纳米粒子在600nm~670nm波长的光照下的近红外发光特性减弱。该墨水经过一定能量强度以上的光照后,通过光热特性,使其自身结构产生脱水反应,导致其近红外荧光发射大幅衰减。将其书写或打印到纸上,可表现出强的近红外发光,经过一定能量强度以上的光照后,其书写或打印的近红外荧光信息衰减消失,可应用于信息储存、防伪和加密等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伪加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加密墨水、防伪加密方法和多重加密系统及应用。
背景技术
防伪技术广泛应用于防伪标识的生产及防伪印刷包装中,其中采用荧光防伪油墨的光学防伪技术以其稳定性好、成本低廉、识别方便、隐蔽性好等优势,成为各国纸币、有价证券、商标的首选防伪技术。荧光防伪油墨是将具备特殊性能的防伪材料分散在油墨连结料中,并经过特殊工艺制备而成的可喷墨的先进功能材料。通过喷墨打印得到的可见或隐形的标识在特定的激发条件下发生明显变化,从而具备信息高通量、难复制、易读取等特性。但传统的荧光防伪油墨仅具备单重或极少部分具备双重加密性能,且其发光通常在可见光波段,极易被仿制或复制。因此,缺少具有复杂发光特性的防伪标识,同时研究具有多重发光模式、高强的荧光穿透性的新型荧光防伪材料也比较重要。
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密墨水、防伪加密方法和多重加密系统及应用,以改善上述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密墨水,其包括墨水溶剂和碳纳米粒子,碳纳米粒子在400nm~660nm波长的光照下的具有激发波长依赖的荧光发光特性,且碳纳米粒子的表面具有多个羟基、羰基、羧基、氨基官能团的一种或多种,在外加能量的持续作用下,碳纳米粒子在600nm~660nm波长的光照下的近红外发光特性减弱。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碳纳米粒子在600nm~660nm波长的光照下的具有近红外发光特性,且碳纳米粒子的表面具有羟基和羧基官能团,在外加能量的持续作用下,碳纳米粒子在600nm~660nm波长的光照下的近红外发光特性减弱。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碳纳米粒子由以下步骤制备得到:将柠檬酸与尿素溶剂热反应制备得到碳纳米点;将碳纳米点溶解于极性非质子性溶剂中再次进行溶剂热反应,以形成碳纳米卷。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将柠檬酸与尿素或分散蓝1按照1:1~3的质量比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在120~220℃的温度下反应3~6h。进行溶剂热反应形成碳纳米卷的反应时间为1~6小时,反应温度为120~220℃。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有机溶剂为二甲基亚砜。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极性非质子性溶剂选自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和N-甲基吡咯烷酮中的任意一种。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在两次溶剂热反应后均加入乙醇析出固体,并固液分离。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碳纳米粒子由以下步骤制备得到:将柠檬酸与多胺基聚合物的溶液在反应釜中反应,固液分离后,将液体透析得到的保留液冻干。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墨水溶剂包括水和醇溶剂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醇溶剂为乙醇或甲醇。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防伪加密方法,其包括将上述加密墨水涂覆在基体表面形成加密或防伪标识。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采用外加能量持续作用于具有加密或防伪标识的基体表面,外加能量为光照、磁场或微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澳门大学,未经澳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18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