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脱粒直径可调的脱粒装置及联合收割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63476.1 | 申请日: | 2020-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376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李耀明;陈立鹏;苏展;刘延彬;尹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F12/18 | 分类号: | A01F12/18;A01F12/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粒 直径 可调 装置 联合收割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脱粒直径可调的脱粒滚筒及联合收割机,包括脱粒滚筒、直径调节装置、驱动装置、锁定装置,直径调节装置位于脱粒滚筒前、后支撑幅盘内侧;采用了电动和手动两种驱动、锁定方案,驱动装置将动力传递到直径调节装置,滚筒脱粒直径可通过直径调节装置进行无级调节,同时锁定装置可以有效将调节后的滚筒直径进行锁死,保证滚筒作业的稳定性。本发明可方便、快速调节联合收获机的滚筒脱粒直径,使得脱粒滚筒的脱粒线速度、脱粒间隙可随时根据收获情况进行调节,提升联合收获机的脱粒适应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收获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是用于收获谷类作物的联合收割机,尤其是脱粒直径可调的脱粒装置。
背景技术
脱粒装置是联合收获机脱粒装置的核心部件,起到将植株脱粒的作用。其中脱粒装置的脱粒间隙是影响联合收割机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实际收获过程中,联合收获机的作业条件会实时变化,如果不随着作业条件的变化调节脱粒装置的作业参数,会严重影响联合收获机的作业性能。现有的改变脱粒间隙的方式多为调节凹板筛与脱粒滚筒的距离,进而改变整个脱粒间隙,但这种调节方式一是会造成脱粒装置内脱粒间隙的不均匀,影响物料在脱粒装置内的流动性;二是只是单一的改变脱粒间隙,并不能够改变脱粒元件的线速度,对联合收获机脱粒适应性提升不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调直径脱粒装置,分为手动调节和电动调节两种,调节方式方便快捷,不需要将脱粒滚筒拆卸下来即可实现脱粒装置脱粒直径的无级调节,有效提高了脱粒滚筒的脱粒适应性。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上述技术目的的。
一种脱粒直径可调的脱粒滚筒,其特征在于,包括脱粒滚筒、直径调节装置、驱动装置、锁定装置;
所述脱粒滚筒包括滚筒轴,沿动力传递方向由前至后依次装在滚筒轴上的前支撑幅盘、中支撑幅盘、后支撑幅盘,以及脱粒齿杆,所述脱粒齿杆在脱粒滚筒径向可移动的安装在前支撑幅盘、中支撑幅盘、后支撑幅盘上;
所述直径调节装置包括驱动盘齿轮、驱动大齿轮、驱动小齿轮、传动轴、蜗杆、涡轮、固定螺母一、固定螺母二、活动螺母、梯形丝杆,驱动大齿轮通过轴承套在滚筒轴上,驱动盘齿轮通过花键连接固定在驱动大齿轮上,驱动小齿轮与驱动大齿轮啮合,传动轴一端固定于驱动小齿轮、另一端穿过前支撑幅盘、中支撑幅盘、后支撑幅盘,蜗杆通过键连接固定的套在传动轴上,和传动轴同步旋转;涡轮通过键连接套在梯形丝杆上,被固定螺母一和固定螺母二夹在中间,限制其轴向移动;涡轮和蜗杆啮合连接,固定螺母一和固定螺母二通过螺栓连接固定于支撑幅盘上,活动螺母固定在齿杆连杆上,梯形丝杆和固定螺母一和固定螺母二、活动螺母分别构成丝杠机构,用以驱动脱粒齿杆在脱粒滚筒径向上移动;
所述驱动装置固定在联合收获机机架上,不和脱粒滚筒同步旋转,用于驱动所述驱动盘齿轮;
所述锁定装置包括牙嵌套筒、拨叉、压缩弹簧、拉伸弹簧,牙嵌套筒轴向可移动的套在滚筒轴上,并时刻随滚筒轴转动,两端分别有牙嵌齿,可与机身或者驱动大齿轮啮合,构成牙嵌结构;牙嵌套筒中间是环形槽,拨叉一端卡在环形槽里,在拨叉与机架之间安置压缩弹簧,拨叉另一端穿过机架板、端部固定一拉伸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锁定装置中的拉伸弹簧由拉手和/或电动推杆提供牵拉力,所述拉手卡进支撑套管的凹槽内,支撑套管固定在机架外边,一端有长凹槽和短凹槽,拉伸弹簧和拨叉的长轴套进支撑套管内;电动推杆固定在机架上、且穿过机身,电动推杆的推杆端固定推杆锁销;拉手、推杆锁销均与拉伸弹簧的端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直径调节装置还包括直径调节装置保护罩,所述直径调节装置保护罩位于前支撑幅盘、中支撑幅盘、后支撑幅盘之间、且固定于幅盘上,包裹住整个直径调节装置。
进一步地,传动轴的数量为六根,六根传动轴均匀分布、且和滚筒轴平行,与前支撑幅盘、中支撑幅盘、后支撑幅盘之间设有轴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34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