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功耗多功能集成数据采集单元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63546.3 | 申请日: | 2020-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508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王辅宋;刘付鹏;张志文;郝文哲;邹全锦;刘练文;黄斌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飞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陈强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功耗 多功能 集成 数据 采集 单元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集成度、方便更换维修安装、高防护等级的微功耗多功能集成数据采集单元,它包括微功耗数据采集器、模拟信号扩展模块、RS485信号扩展模块微功耗数据采集器通过IDC灰排线和IDC插座将模拟信号扩展模块与RS485信号扩展模块级联,并通过10W/18V太阳能电池板对锂电池进行充电;微功耗数据采集器通过信号开关对4~20mA信号调理模块和±10V电压信号调理模块的切换,实现一个通道能够测量多种物理量的功能;RS485防护电路接口通过RS485信号共模滤波器与微功耗数据采集器的非隔离RS485对内接口进行通信;微控制器通过全隔离RS485对外接口与DTU数传模块与云服务器进行通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领域,应用于结构安全健康监测行业,尤其涉及一种微功耗多功能集成数据采集单元。
背景技术
近一两年以来,特长、大型桥梁除了需要进行部署健康监测系统外,目前很多城市和省道中小型桥梁健康监测需求也增多起来,一方面,中小型桥梁属于易忽视桥梁,甚至养护盲区桥梁。另一方面,中小型桥梁,数量众多,分布分散,很难承担起来完整监测系统造价,那么这种情况下,中小桥梁的针对性解决方案,或者说功能模块化的解决方案,可能是目前的一个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解决方案。
而现有的中小桥梁解决方案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采集设备功能单一,外形尺寸大,供电外置分散,如果要装配采集箱,由于需要组合导致防护箱体积大,箱体内部布置难以规范标准统一,产品生产必须每次根据项目不同临时装配采集防护箱,供货效率低,质量难以把控。
2、集成传输采用集中模式,施工布线距离过大,在一些稍长的桥梁上施工过于繁琐,效率不高,集中模式还可能因DTU或者供电问题导致整体系统失效。
3、数据采集模块更换测试困难;主要体现在产品后期维护的过程中,当需要更换采集模块时,拆卸与安装十分困难,给现场技术人员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同时在现场测试以及传感器接线都非常不便,现场测试必须携带电脑或让远端网络在线人员协助查看数据,增加了不必要的步骤。
4、数据采集模块集成度不高,体积庞大,功能单一;当前数据采集箱内模块布局不是很合理,浪费了一些不必要的空间导致采集箱体积庞大,且功能单一。
5、数据采集仪发生问题后基本上是需更换整台采集设备,也没有现场维修测试的便利性条件;现场设备维护当需要更换采集设备时,是整台设备更换,更换后设备存储、设备信息都要重新刷新,增加了系统维护成本。
6、数据采集箱内走线布置不规范,调试困难;走线混乱,容易导致线缆接错也给接线人员带来一定的困扰。
7、数据采集箱生产组装过程繁琐;采集箱生产流程较复杂,消耗了不必要的人力物力,重复性测试工作较多。
8、数据采集箱防水、防尘、防潮、防雷击效果差。
9、无故障自诊断,不便于技术人员排查问题。当前产品测试和问题判断完全依靠测试人员主动排查,对测试人员要求太高,人机交互性也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高集成度、方便更换维修安装、高防护等级的微功耗多功能集成数据采集单元。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飞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飞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35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