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次锂电池用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63797.1 | 申请日: | 2020-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237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陈青华;胡盼;姚林林;房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溪致德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38;H01M4/62;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100 浙江省金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锂电池 用硅碳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二次锂电池用硅碳复合材料,包括含硅基材料的内核以及内核表面的第一包覆层和第二包覆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包覆层为导电层,所述第二包覆层为导离子层,所述第一包覆层和所述第二包覆层没有顺序限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锂电池用硅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包覆层包括碳复合材料/和离子导体复合材料;以所述第一包覆层的总质量为100%计,所述碳复合材料的质量百分比为90~10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锂电池用硅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包覆层包括离子导体复合材料/和碳复合材料;以所述第二包覆层的总质量为100%计,所述离子导体复合材料的质量百分比为90~10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锂电池用硅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以所述硅碳复合材料的总质量为100%计算,所述硅基材料内核的质量百分比为80~99%。
5.如权利要求2~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二次锂电池用硅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复合材料包括碳增强相和炭基体,所述碳增强相与炭基体有机复合形成类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碳增强相和炭基体的质量比为0.1~1:1;所述碳增强相包括碳纳米管、炭黑、碳纤维、石墨烯、多孔炭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所述炭基体包括沥青炭、树脂炭、气相裂解炭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6.如权利要求2~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二次锂电池用硅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导体复合材料包括离子增强相和离子基体,所述离子增强相和离子基体有机复合形成类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离子增强相和离子基体的质量比为0.1~1:1;所述离子增强相包括纤维、晶须、颗粒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离子基体包括快离子导体材料,包括但不限于LISICON型固体电解质、NASICION型固体电解质、钙钛矿型固体电解质、石榴石型固体电解质、硫化物固态电解质、PEO基聚合物电解质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二次锂电池用硅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包括但不限于芳纶纤维、聚乙烯纤维、尼龙纤维、玻璃纤维、Al2O3纤维、SiC纤维、BN纤维、陶瓷纤维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晶须包括但不限于SiC晶须、K2TiO3晶须、硼酸铝晶须、CaSO4晶须、CaCO3晶须、Al2O3晶须、ZnO晶须、MgO晶须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颗粒包括但不限于SiC颗粒、Al2O3颗粒、Si3N4颗粒、TiC颗粒、BC颗粒中的至少一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锂电池用硅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核中还包含锂化合物,在Cu-Kα线的X射线衍射中归属于2θ=26.9±0.2°的Li2SiO3的峰强度最强。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锂电池用硅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包覆层厚度为为2~1000nm,优选为5~200nm;所述第二包覆层厚度为1~100nm,优选为2~20nm。
10.一种制备二次锂电池用硅碳复合材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工序:前驱体工序、第一包覆层包覆工序、预锂化工序、第二包覆层包覆工序;
所述前驱体工序是指将硅原料进行化学气相沉积,得到SiOx(0<x<2)前驱体;
所述第一包覆层包覆工序是指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对SiOx前驱体或锂掺杂的活性颗粒进行导电层包覆;
所述预锂化工序是指通过在前述包覆后的材料中插入锂,在硅氧化合物内部生成硅酸锂,得到锂掺杂的活性颗粒;
所述第二包覆层包覆工序是指将SiOx前驱体或锂掺杂的活性颗粒与离子增强相和离子基体混合,均匀分散到纯水中,然后将混合溶液进行过滤、干燥,进行导离子层的包覆;
所述第一包覆层包覆工序和所述第二包覆层包覆工序的顺序可调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溪致德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兰溪致德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379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域名寻址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存储介质
- 下一篇:聚酯产品的柔性生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