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流量监测的智能井口安全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63969.5 | 申请日: | 2020-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200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董明明;彭起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特力(深圳)流体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4/02 | 分类号: | E21B34/02;E21B34/1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王蒙蒙 |
地址: | 518126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量 监测 智能 井口 安全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流量监测的智能井口安全控制系统,包括高压液压系统、安全阀液控主干路、低压控制系统和上位机控制系统,安全阀液控主干路包括井上安全阀液控支路和井下安全阀液控支路,两者的输入端均与高压液压系统的输出端相连接,并且,井上安全阀液控支路的输出端连接至井上安全阀、井下安全阀液控支路的输出端连接至井下安全阀;低压控制系统包括易熔塞控制支路和安全阀先导控制支路,易熔塞控制支路的输入端与高压液压系统的输出端相连接,并且,易熔塞控制支路通过安全阀先导控制支路与井上安全阀液控支路、井下安全阀液控支路相连接。本发明解决了安全阀泄露和阀门开启程度判断的技术难题,并实现井口控制盘智能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井口安全控制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带流量监测的智能井口安全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井口控制盘是油田安全生产的重要设备,当井场火灾或生产管线压力异常时,控制系统可以自动实现逻辑程序紧急关断和远程紧急关断,通过井口控制盘的泄压实现对采油树井下和井上安全阀关断。
目前常规井口控制盘直接输出液压到到采油树井下和井上安全阀,井口控制盘到采油树井下和井上安全阀之间无液压油的泄露和流量检测,判断采油树井下和井上安全阀的开启或者关闭主要通过井口控制盘的压力表来判断,但由于阀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井下工况恶劣,容易造成阀门泄露的事故,此时仅靠压力表无法实现液压油泄露和计量监测,其次,在生产运行中,阀门的开启关闭仅靠压力判断也不准确,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因此需要增加流量计量等数据,结合井下安全阀的开启曲线通过上位机实现综合判断系统泄露和阀门的开启,来解决安全阀泄露和阀门开启程度的技术难题,并实现井口控制盘智能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带流量监测的智能井口安全控制系统,本发明井口控制系统解决了安全阀泄露和阀门开启程度判断的技术难题,并实现井口控制盘智能控制。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流量监测的智能井口安全控制系统,包括:
高压液压系统;
安全阀液控主干路,所述安全阀液控主干路包括井上安全阀液控支路和井下安全阀液控支路,所述井上安全阀液控支路和所述井下安全阀液控支路的输入端均与所述高压液压系统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井上安全阀液控支路的输出端连接至井上安全阀、所述井下安全阀液控支路的输出端连接至井下安全阀;
低压控制系统,所述低压控制系统包括易熔塞控制支路和安全阀先导控制支路,所述易熔塞控制支路的输入端与所述高压液压系统的输出端相连接,并且,所述易熔塞控制支路通过所述安全阀先导控制支路与所述井上安全阀液控支路、井下安全阀液控支路相连接;以及,
上位机控制系统,所述上位机控制系统与所述高压液压系统、井上安全阀液控支路、井下安全阀液控支路和易熔塞控制支路中的传感器相连接,同时,所述上位机控制系统与所述高压液压系统中的动力元件及所述安全阀先导控制支路中的执行元件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高压液压系统包括依次串联的:油箱、电动液压泵、单向阀、第一安全阀、第一压力变送器、蓄能器和第一调压阀,所述第一调压阀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井上安全阀液控支路和所述井下安全阀液控支路的输入端相连接;
其中,所述电动液压泵、第一压力变送器均与所述上位机控制系统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井上安全阀液控支路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一流量计、第一先导阀和第三压力变送器,所述第一流量计的输入端与所述高压液压系统的第一调压阀相连接,所述第三压力变送器的输出端连接至被控制对象井上安全阀;
所述井上安全阀液控支路还包括第二流量计,所述第二流量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先导阀的回油口相连接、另一端连接至所述高压液压系统的油箱;
其中,所述第一流量计、第二流量计、第三压力变送器均与所述上位机控制系统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特力(深圳)流体工程有限公司,未经维特力(深圳)流体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39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