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血清外泌体RNF144A-AS1的引物、试剂盒及其在胃癌肝转移诊疗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64677.3 | 申请日: | 2020-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60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范钰;何蓉;郎亚昆;满昌峰;周永静;龚丹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C12Q1/6886 | 分类号: | C12Q1/6886;C12N15/113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王玉 |
地址: | 212002***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血清 外泌体 rnf144a as1 引物 试剂盒 及其 胃癌 转移 诊疗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检测血清外泌体RNF144A‑AS1的引物、试剂盒及其在胃癌肝转移诊疗中的应用,试剂盒包括血清lncRNA样本的RNA提取试剂、引物、去基因组DNA反应体系、逆转录反应体系、qPCR操作反应体系,本发明公开了lncRNA在胃癌患者及正常人血清外泌体中的表达情况,并用荧光定量PCR检测RNF144A‑AS1。血清外泌体RNF144A‑AS1可用于胃癌肝转移早期诊断,判断疾病进展和预后情况,并可评价胃癌肝转移的治疗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血清外泌体RNF144A-AS1的引物、试剂盒及其在胃癌肝 转移诊疗中的应用,属于分子诊断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胃癌易发生肝转移,与肝脏的生物学特点密不可分。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腺器, 受肝门静脉和肝动脉双重血液供应,其中,肝门静脉占80%,肝动脉占20%,消 化道器官的血液均经肝门静脉回流,肝脏具有丰富的血流量。肝毛细血管是多孔 的血窦状结构,具有很强的通透性,且肝窦导管缺乏皮下基底膜,与脑、肺和骨等 其他器官相比,肿瘤细胞更加容易在肝脏发生外渗,所以肝脏是消化道肿瘤转 移最主要的器官。
胃癌、结直肠癌及胰腺癌等均会通过血管转移和淋巴回流等 途径首先转移到肝脏。肝脏丰富的血管系统为肿瘤细胞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营 养物质。除了血液循环系统的作用,胃癌细胞也容易与肝窦内皮细胞黏附。肝毛 细血管可使大量的肿瘤细胞阻滞,肿瘤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相互作用后,分泌细 胞因子使血管内皮细胞收缩,促进肿瘤细胞侵出血管,以利于肿瘤细胞定植到肝 实质组织中。
目前对胃癌肝转移早期诊断仍是一大难题。已有一些肿瘤分子标志物应用 于临床早期检测和辅助诊断,如癌胚抗原CEA、CA199、CA125、AFP等,但特 异性仍较低。有报道称CD44v6、OPN、YB-1、MAGE-A10等分子可能作为胃癌 肝转移潜在标志物,但仍待进一步验证。因此,发现新的调控胃癌细胞肝转移的 肿瘤相关基因,不但有助于深入了解胃癌肝转移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补充和 完善现有的细胞癌变理论体系,而且有助于鉴定新的胃癌肝转移特异的生物标 志物和药物靶点,为胃癌肝转移的预防、诊断、治疗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检测血清外 泌体RNF144A-AS1的引物、试剂盒及其应用,血清外泌体中的RNF144A-AS1 可用于胃癌肝转移早期诊断,判断疾病进展和预后情况,并可评价胃癌肝转移 的治疗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测血清外泌体RNF144A-AS1的引 物,所述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检测血清外泌体RNF144A-AS1的试剂盒,包括上述的引 物。
进一步地,还包括血清外泌体的RNA提取试剂、逆转录反应体系、qPCR 反应体系。
进一步地,还包括去基因组DNA反应体系。
进一步地,去基因组DNA反应的条件为42℃2min、4℃∞;逆转录反应条 件为37℃15min、85℃5s、4℃∞;qPCR反应条件为阶段1:95℃、30S、1次循 环;阶段2:95℃、5S、40次循环;60℃、31S、40次循环;阶段3:95℃、15S、 1次循环;60℃、60S、1次循环;95℃、15S、1次循环。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的引物或试剂盒作为胃癌肝转移诊疗试剂的应用。
进一步地,使用上述的引物或试剂盒检测血清外泌体中的RNF144A-AS1。
进一步地,检测血清外泌体中的RNF144A-AS1的方法,包括:
提取待检血清中外泌体;
从外泌体样本中提取RNA;
从提取的RNA中去除基因组DN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未经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46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云环境中基于警报关联的分布式入侵检测方法
- 下一篇:高压室灭火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