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北斗RTK技术的双壁钢吊箱围堰实时定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65724.6 | 申请日: | 2020-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58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赵健;安路明;任延龙;齐东建;王国强;安东省;严学开;王东波;程鹏;何峰;邓见佐;沈爽;张鹏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南方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04 | 分类号: | E02D19/04;E02D33/00;G01S19/43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李丽君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北斗 rtk 技术 双壁钢吊箱 围堰 实时 定位 方法 | ||
1.一种基于北斗RTK技术的双壁钢吊箱围堰实时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已知精确坐标的基准站点及围堰流动站点设置动态定位接收机,与空间北斗卫星进行实时动态信息交互,并采用载波相位差分技术,以获取围堰浮运过程中的精确位置坐标,从而对围堰的定位调控提供依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北斗RTK技术的双壁钢吊箱围堰实时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载波相位差分技术的原理为:在基准站点上安置一台接收机,对北斗卫星进行连续观测,并通过无线电传输设备实时地将载波相位修正量传送给流动站;流动站一方面通过接收机接收北斗卫星信号,同时还通过无线电接收设备接收基准站传送的载波相位修正量,然后根据相对定位原理,实时地对观测数据进行修正校核,并实时地以厘米级的精度将三维坐标传递给客户终端服务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北斗RTK技术的双壁钢吊箱围堰实时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已知精确坐标的基准站点作为差分定位的参考站点,应当设置在测量控制网中点位坐标相对精确的制高点上,且周围应视野开阔,周围无信号反射物。基准点应距离双壁钢围堰浮运路程较近,从而快速精准地传递载波相位修正信号到流动站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北斗RTK技术的双壁钢吊箱围堰实时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动态定位接收机应设置在双壁钢吊箱围堰顶部的端头及两侧侧壁的跨中部位,从而通过三点定位实现对双壁钢围堰平面位置的精确定位跟踪。
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基于北斗RTK技术的双壁钢吊箱围堰实时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准站点应同时设置校核处理器及校核发射器,校核处理器具有将北斗空间卫星定位坐标与基准站点精确位置坐标进行比对,得出载波相位修正量,并将校核结果通过发射器传递到设置在双壁钢围堰流动站点上的导航差分处理器。
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种基于北斗RTK技术的双壁钢吊箱围堰实时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导航差分处理器将修正校核后的流动站点的精确三维坐标通过数据发射器发送到具有三维坐标成像功能的客户终端服务器。
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一种基于北斗RTK技术的双壁钢吊箱围堰实时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客户终端服务器将双壁钢吊箱围堰浮运过程中的实时动态位置通过三维数字成像技术显示在用户电脑上,并与预先设定的双壁钢围堰的最终位置进行位置偏差分析。
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一种基于北斗RTK技术的双壁钢吊箱围堰实时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位置偏差分析,当位置偏差大于规范允许偏差时,发出位置调控指令,指导围堰下一步浮运定位的方向。
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一种基于北斗RTK技术的双壁钢吊箱围堰实时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调控指令,在浮运阶段采用在围堰前进方向设置主拖拉拖轮,堰尾设置顶推拖轮,两侧壁设置傍拖托轮,在精确定位阶段采用锚墩+定位船+重锚联合定位的方式,上游侧通过拉缆将围堰拉紧顶靠于靠墩上,以承受主水流方向的水流力,设置两组边缆调整围堰上游侧横向位置,并承受围堰横向风力和水流力;围堰下游侧设置尾部拉缆边锚和定位船,边锚可调整围堰下游侧横向位置,并承受围堰横向风力和水流力;尾部拉缆可调整围堰主水流方向位置,并承受尾锚水流力和预拉力。
10.根据权利要求1、7、9所述的一种基于北斗RTK技术的双壁钢吊箱围堰实时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循环定位调整双壁钢吊箱围堰的位置,直至位置偏差量分析结果小于规范允许偏差后,对双壁钢围堰插打定位钢护筒,最终实现动态高精度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南方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南方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572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