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食品废弃物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65758.5 | 申请日: | 2020-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89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朱团团;赵艳;朱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美时美刻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B5/00;B02C18/00;B02C18/14;B02C18/16;B02C18/18;B02C18/24;A61L11/00;A61L2/04;B01F7/08;B01F13/10;B01F3/22 |
代理公司: | 杭州敦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96 | 代理人: | 郭莹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品 废弃物 处理 装置 | ||
一种食品废弃物处理装置,所述处理装置包括容器、设置在所述容器内的处理内胆,其中;所述容器一侧设置有控制程序,所述容器的顶部开设有带盖的进料口;所述处理内胆内部上端设置有滚刀组、下端设置有搅拌组件,所述处理内胆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处理内胆之间设置有固液分离管道,所述固液分离管道与所述处理内胆之间通过过滤网隔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废弃物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一种食品废弃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垃圾也在不断增多。它们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餐厅、饭店、机关、学校、企业等等人员集中进餐单位的餐桌食品遗弃物。
(2)副食商店、农贸市场丢弃、剩余的副食、菜蔬等食品遗弃物。
(3)超级市场、商业中心过期未变质的食品遗弃物。
(4)食品加工厂(包括肉类、鱼类加工厂)未变质的边角食品遗弃物。
目前这些食品废弃物一般采用以下两种方法处理。
1、直接丢弃:食品中废弃物许多都是作为垃圾直接倒掉。这些废弃物特别容易变质、腐烂,产生臭气、脏水、是生成病毒、病菌的载体,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了对水源、空气、土壤以及人们居住、工作环境的污染。另外,这些食品物质是人们经过了许多的生产劳动、消耗大量的能源才获得的,其中含有大量的动物生存所需要的淀粉、蛋白质、纤维素等等各种营养成分,作为无用物质直接丢弃,是人们在资源上的巨大浪费。
2、喂养畜禽:还有许多食品废弃物经过简单加工后直接作为畜禽的饲料。这是当前普遍采用的方法,优点是简单、省事、省地,省钱。因为没有经过严格的消毒,食品废弃物原有的以及后来产生的病菌病毒仍有可能存在,用来喂养畜禽,又直接或间接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形成了威胁。另外,直接使用食品废弃物喂养畜禽,其营养成分难以满足畜禽生长的需要,不能达到科学喂养的目的,也会影响到人们的膳食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食品废弃物处理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
一种食品废弃物处理装置,所述处理装置包括容器、设置在所述容器内的处理内胆,其中;所述容器一侧设置有控制程序,所述容器的顶部开设有带盖的进料口;所述处理内胆内部上端设置有滚刀组、下端设置有搅拌组件,所述处理内胆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处理内胆之间设置有固液分离管道,所述固液分离管道与所述处理内胆之间通过过滤网隔开。
由此,本方案的优点在于,工作时,通过滚刀组能够将食品的遗弃物进行粉碎,然后通过加热装置对粉碎的遗弃物进行高温杀菌,且还能够将遗弃物中的油水分离出。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滚刀组包括第一滚刀和第二滚刀,所述第一滚刀和所述第二滚刀相互啮合。
由此,本方案的优点在于,通过第一滚刀和第二滚刀相互啮合,从而能够将食品废弃物充分的粉碎,以更好的进行杀菌。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滚刀和所述第二滚刀一端分别设置有带动所述第一滚刀和所述第二滚刀转动的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另一端均设置有轴承组。
由此,本方案的优点在于,通过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带动第一滚刀和第二滚刀进行滚动,从而对食品废弃物进行粉碎。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轴、搅拌笼,第三电机以及第一轴承,其中,所述搅拌笼固定在所述搅拌轴上,且所述搅拌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轴承连接。
由此,本方案的优点在于,通过搅拌组件能够将粉碎的食品废弃物均匀的杀菌,且还能够将杀菌后的废弃物输送至出料管道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美时美刻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美时美刻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57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