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试混凝土抗渗性能的实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65987.7 | 申请日: | 2020-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934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樊朋朋;胡会轩;胡海军;赵洋;田磊;韩永红;高克强;王凯;王东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郭绍华 |
地址: | 05001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试 混凝土 性能 实验 装置 | ||
一种测试混凝土抗渗性能的实验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箱体、底座、封盖、管接头、水管、增压泵、水箱和混凝土试样;所述箱体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底座,且每个底座上都设置有封盖;所述混凝土试样设置在封盖内;所述底座经管接头通过水管依次连通增压泵和水箱;增设有增压控制部分和渗漏检测部分;所述增压控制部分包括电机M、水压增升调节电路和调压电阻切换控制电路,由电机M驱动增压泵,水压增升调节电路控制电机M的转速;调压电阻切换控制电路控制水压增生调节电路的切换:所述渗漏检测部分包括水写纸、发光二极管、光敏二极管、固定部分和遮光罩。本发明提高了实验精度,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验装置,特别是一种能够自动对混凝土进行抗渗实验的装置,属于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混凝土是一种由凝胶、水和骨料按照设计好的比例调配而成的,是当今世界上需求量最大的土木建筑材料,之所以混凝土的需求量如此之大,是因为混凝土相比其他的同类型建筑原材料,具有成本低、可靠性高、原料来源广泛等优点,故混凝土被广泛应用于建造各种建筑物;但是,在建筑物建成之后,渗水问题就逐渐显现了出来,渗水对建筑物所造成的损坏是无法挽回的,水流会通过混凝土内部的细小孔和缝隙渗漏进去,从而导致混凝土内部的钢筋被腐蚀膨胀,导致混凝土结构遭到破坏,进而产生更多的裂缝,混凝土结构破坏更加严重,严重影响建筑的安全可靠性。为了提高建筑物的可靠性,现对混凝土试样进行抗渗实验,借此来测试混凝土的抗渗性能;目前,对混凝土试样进行实验的方法是往混凝土试样注入高压水,使得高压水能够通过混凝土试样的缝隙逐渐渗透,再统计高压水渗透混凝土试样所用的时间、水压以及渗透试样个数,来判断这批混凝土的质量是否达标;而现在对混凝土试样进行试验的方法都是进行人工控制,人工调节水压大小,人工观测是否渗漏,而渗漏实验所耗费的时间往往很久,这就导致了工作效率的低下,在渗漏实验中需要操作人员每隔一段时间就将高压水进行加压,而长时间的实验使得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很容易在规定加压的时间点忘记加压,这就会影响试验精度,故需要一种能够在实验过程中自动对高压水进行加压,且能够自动检测混凝土试样是否渗漏的实验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测试混凝土抗渗性能的实验装置,它不仅能够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还能够提高抗渗试验的数据精度。
本发明所述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一种测试混凝土抗渗性能的实验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箱体、底座、封盖、管接头、水管、增压泵、水箱和混凝土试样;所述箱体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底座,且每个底座上都设置有封盖;所述混凝土试样设置在封盖内;所述底座经管接头通过水管依次连通增压泵和水箱;增设有增压控制部分和渗漏检测部分;所述增压控制部分包括电机M、水压增升调节电路和调压电阻切换控制电路,由电机M驱动增压泵,水压增升调节电路控制电机M的转速;调压电阻切换控制电路控制水压增生调节电路的切换;所述渗漏检测部分包括水写纸、发光二极管、光敏二极管、固定部分和遮光罩;所述水写纸设置在混凝土试样上端面;所述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二极管通过固定部分固定在遮光罩上;所述遮光罩为圆筒状,其上端封闭,下端导通,触压在混凝土试样上方的水写纸上,且遮光罩的外径等于混凝土试样上端面的直径。
上述测试混凝土抗渗性能的实验装置,所述水压增升调节电路为串联的六级调压电阻R,分别是第一调压电阻R-1至第六调压电阻R-6,所述第一调压电阻R-1至第六调压电阻R-6串联后再与电机M的电枢回路串接;电极M驱动增压泵运转,第一调压电阻R-1至第六调压电阻R-6的阻值设定对应增压泵的压力调节,每切换一个调压电阻R,对应着增压泵的水压升高0.1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59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