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颗粒物监测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66993.4 | 申请日: | 2020-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95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林久人;刘慧灵;周政男;晏平仲;秦东明;陆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三清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C10/00 | 分类号: | G16C10/00;G16C20/40;G16C20/70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付婧 |
地址: | 100193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颗粒 监测 数据 处理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终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颗粒物监测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所述方法包括:从监测数据中提取与当前颗粒物污染物关联的组分关联数据;根据组分关联数据,通过第一模型,确定当前颗粒物污染物的各个指示来源的贡献浓度;根据组分关联数据和各个指示来源的贡献浓度,通过第二模型,对当前颗粒物污染物的组分进行解析,得到解析结果,解析结果中携带有与当前颗粒物污染物的各个组分关联的组分关联信息。因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处理方法,能够做到:根据组分关联数据,以及基于简单算法构建的第一模型,就能够精准确定当前颗粒物污染物的各个指示来源的贡献浓度,从而实现了简单且定量地表征颗粒物污染物的各个来源的总贡献浓度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颗粒物监测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空气质量监测业务不断向精细化发展,不少城市和区县开始建设颗粒物组分观测站,针对其化学成分展开监测,以期对当地颗粒物污染来源情况有所掌握。但是,这些监测数据仅能表示颗粒物的组分浓度高低,可定性其来源,但如果要对不同来源定量分析,还需要更进一步的技术手段,例如,受体模式源解析,以及利用NAQPMS(Nested AirQuality Prediction Modeling System,嵌套网格空气质量预报模式)进行数值模式源解析等方法。
现有的对颗粒物的分析方法往往很复杂,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具体的对颗粒物进行分析的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需要获取颗粒物组分观测数据,其中,获取的颗粒物组分观测数据可以为无机离子观测数据、或者为金属元素观测数据、还可以为碳组分观测数据;
其次,在基于上述颗粒物组分观测数据,对颗粒物化学组分进行分析之前,需要构建能够用于分析颗粒物化学组分的分析模型。一般构建对颗粒物化学组分进行分析的分析模型往往需要大量的样本数据,然后基于样本数据进行训练,得到对应的分析模型。上述构建分析模型的过程往往很复杂。此外,基于不同类型的颗粒物具有不同的化学特性。对于不同化学特性的颗粒物,往往需要构建不同类型的分析模型对其化学组分进行分析,因此,现有的对颗粒物组分进行分析的分析方法往往很复杂,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才能得出定量的分析结果。
在应用结果中,现有的方法仅能对组分指示的来源进行定性表述,如“粗颗粒中K+浓度较高,这与海盐和粉尘盐来源高度相关”,但并未给出海盐和粉尘盐为颗粒物中的K+浓度各自贡献了多少的浓度。
目前对颗粒物监测数据的处理方法,很难做到:方法简单,还能够定量分析颗粒物的各个来源。
目前暂无仅利用组分监测结果通过简单计算来定量分析来源的技术方法。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颗粒物监测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一个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该概括部分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其唯一目的是用简单的形式呈现一些概念,以此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颗粒物监测数据的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与当前颗粒物污染物关联的监测数据;
从所述监测数据中提取与当前颗粒物污染物关联的组分关联数据;
根据所述组分关联数据,通过第一模型,确定当前颗粒物污染物的各个指示来源的贡献浓度;
根据所述组分关联数据和所述各个指示来源的贡献浓度,通过第二模型,对当前颗粒物污染物的组分进行解析,得到解析结果,所述解析结果中携带有与当前颗粒物污染物的各个组分关联的组分关联信息。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颗粒物监测数据的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三清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科三清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69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