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装置控制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67083.8 | 申请日: | 2020-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89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苏金威;谭水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薛晓伟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装置 控制电路 | ||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池装置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源管理模块、控制模块及第一使能模块。所述第一电源管理模块接收电池装置的触发元件的第一使能信号及电池模组所输出的第一电压,并将所述第一电压转换为第二电压,以为所述控制模块和第一使能模块供电。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一使能模块输出第二使能信号给所述第一电源管理模块。当所述控制模块异常复位时,所述第一使能模块输出所述第二使能信号给所述第一电源管理模块。由此,可以防止继电器等开关元件未经泄放而直接断开造成烧结等严重后果,具有很好的电源保护效果,保证系统的可靠运行。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装置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电池系统中受限于电池的能量密度比及能耗要求,因此不能让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BMS)一直处于工作状态,否则将会增加电池的能耗,进而降低电池的有效使用率。电源电路作为电池管理系统的核心电路之一,电源的完整性是保证整个系统可靠运行的关键,不能出现电源异常掉电的情况,否则会有EE失效或Flash被擦除等风险,造成系统瘫痪。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电池装置控制电路,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池装置控制电路,可以避免因电源异常掉电时而造成系统的不稳定问题。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池装置控制电路,所述电池装置包括电池模组和所述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于所述电池模组和所述电池装置的输出端口之间,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源管理模块、控制模块及第一使能模块;所述第一电源管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电池装置的触发元件输出的第一使能信号及电池模组所输出的第一电压,并将所述第一电压转换为第二电压,以为所述控制模块和第一使能模块供电;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一使能模块输出第二使能信号给所述第一电源管理模块;当所述控制模块异常复位时,所述第一使能模块输出所述第二使能信号给所述第一电源管理模块。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使能模块包括逻辑元件,所述逻辑元件的第一输入引脚、第二输入引脚、第三输入引脚均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模块,所述逻辑元件的电源引脚电连接于电源,所述逻辑元件的接地引脚接地,所述逻辑元件的输出引脚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源管理模块。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电池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二电源管理模块,所述第二电源管理模块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源管理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之间,所述第二电源管理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电压转换为第三电压,以用于为所述控制模块供电。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电池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三电源管理模块,所述第三电源管理模块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源管理模块与所述第一使能模块之间,所述第三电源管理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电压转换为第四电压,以用于为所述第一使能模块供电。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二使能模块,所述第二使能模块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源管理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之间,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二使能模块输出第三使能信号给所述第一电源管理模块。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电池控制电路还包括滤波模块,所述滤波模块电连接于所述电池模组与所述第一电源管理模块之间,所述滤波模块用于对所述电池模组输出的第一电压进行滤波后提供给所述第一电源管理模块。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电源管理模块,所述第一电源管理模块包括电源管理芯片及第一二极管,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使能引脚电连接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所述逻辑元件的输出引脚电连接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电源管理模块还包括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二使能模块包括电阻,所述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模块,所述电阻的第二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电连接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使能引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70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