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稀土元素掺杂型硅酸盐正极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67407.8 | 申请日: | 2020-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822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屈龙;李明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苏州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M4/58 | 分类号: | H01M4/58;H01M4/62;H01M10/0525;C01G49/00;C01G45/12;B82Y40/00;B82Y30/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房鑫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稀土元素 掺杂 硅酸盐 正极 材料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稀土元素掺杂型硅酸盐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活性组分Li2M1-3/2xRxSiO4以及包裹于活性组分Li2M1-3/2xRxSiO4外的导电剂包覆层;
其中,M为Fe及Mn中一种或两者的组合,R为La、Ce、Nd、Sm及Yb其中一种或几种的组合,0<x≤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土元素掺杂型硅酸盐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活性组分Li2M1-3/2xRxSiO4的尺寸为10nm-1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土元素掺杂型硅酸盐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导电剂包覆层的厚度为5-2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土元素掺杂型硅酸盐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导电剂包覆层的材质为碳。
5.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稀土元素掺杂型硅酸盐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碳源材料,并根据活性组分Li2M1-3/2xRxSiO4的化学式制备悬浮液;
2)将悬浮液干燥形成干胶,其中,干胶与碳源材料的质量比为(1-5):1;
3)将干胶与碳源材料混合后加入助磨剂,再球磨均匀,得混合物;
4)将步骤3)得到的混合物进行干燥,使得助磨剂完全挥发,得干燥粉末;
5)将步骤4)得到的干燥粉末放置于惰性气体的气氛中进行煅烧,得稀土元素掺杂型硅酸盐正极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所述稀土元素掺杂型硅酸盐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悬浮液由溶剂、过渡金属源材料、稀土掺杂元素源材料、M源材料、锂源材料和硅源材料及溶胶-凝胶催化剂源材料组成,其中,M源材料为铁源材料及锰源材料中的一种或者两者的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所述稀土元素掺杂型硅酸盐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溶剂为去离子水、乙醇及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锂源材料为乙酸锂、草酸锂、硝酸锂、硫酸锂、氯化锂及氢氧化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硅源材料为二氧化硅、正硅酸四乙酯、正硅酸四甲酯、偏硅酸锂及有机硅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铁源材料为乙酸亚铁、硫酸亚铁、氯化铁、硝酸铁、草酸亚铁、柠檬酸铁、氧化铁及四氧化三铁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锰源材料为乙酸锰、硫酸锰、氯化锰、硝酸锰、氧化锰、氧化亚锰及四氧化三锰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R源材料为R的硝酸盐、R的硫酸盐、R的盐酸盐及R的氧化物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碳源材料为葡萄糖、蔗糖、柠檬酸、壳聚糖、纤维素、植酸及山梨酸糖醇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所述稀土元素掺杂型硅酸盐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锂源材料为乙酸锂;
硅源材料为正硅酸四乙酯;
铁源材料为氧化铁;
锰源材料为四氧化三锰;
R源材料为R的氧化物;
碳源材料为蔗糖;
溶剂由去离子水与乙醇混合而成,其中,去离子水与乙醇的体积比1/10。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土元素掺杂型硅酸盐正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正极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苏州研究院,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苏州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740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