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根据土壤湿度自动喷洒农药的喷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67519.3 | 申请日: | 2020-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24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王翠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萧县威辰机电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M7/00 | 分类号: | A01M7/00 |
代理公司: | 宿州智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5 | 代理人: | 朱海琳 |
地址: | 234000 安徽省宿***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根据 土壤湿度 自动 喷洒 农药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根据土壤湿度自动喷洒农药的喷药系统,包括支板、外轮和农药箱,支板顶端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农药箱,支板底端的四个边角均固定安装有支杆,每个支杆的底端均与外轮的中部相连,处于同一侧的两个支杆中间固定安装有连接轴。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根据土壤湿度自动喷洒农药的喷药系统,通过设有的土壤探测探头能够对需要喷洒农药的农田进行湿度检测,以便对农药的浓度进行配比,避免农药的浓度过高或者过低对土壤的土质造成破坏,通过设有的水位探测探头能够对第一药箱、第二药箱和第三药箱内部的药液含量进行检测,通过控制第一阀门以及第二阀门能够控制使水对不同药箱内的水进行稀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根据土壤湿度自动喷洒农药的喷药系统。
背景技术
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需要使用农药喷洒车对农作物进行喷药,但是在对农药喷药的过程中不能单单考虑农作物的生长问题,还需要在不破坏土质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农药对农作物进行喷洒。
但是现有的农药喷洒车往往只单独考虑了农药的种类,并不能根据土质的干燥程度进行药物的调节,这种情况下,很有可能农药的浓度过高对土质造成破坏,使土地中的营养物质流失,当农药的浓度较低时,又可能会出现不能对影响 农作物的有害方面进行消除,特别是,如果土壤过干 在农药喷洒的时候,土壤本身就会吸收大量水分,造成局部的农药浓度过高,进而对土质和农作物造成一定的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根据土壤干燥程度自动喷洒农药的喷药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根据土壤湿度自动喷洒农药的喷药系统,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根据土壤湿度自动喷洒农药的喷药系统,包括支板、外轮和农药箱,所述支板顶端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农药箱,所述支板底端的四个边角均固定安装有支杆,每个所述支杆的底端均与外轮的中部相连,处于同一侧的两个所述支杆中间固定安装有连接轴,所述外轮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内轮,所述内轮的直径大于外轮的直径,所述内轮的表面安装有土壤探测探头。
进一步的,所述支板顶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台,所述控制台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方向盘,所述控制台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PLC控制器,所述支板的另一侧还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农药箱底端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报警器,所述农药箱的顶端还固定安装有排药管,所述支板的一侧安装有固定架,所述排药管的中部与固定架接触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农药箱的内部分别设有蓄水箱、第一药箱、第二药箱和第三药箱,所述蓄水箱的一侧固定设有入水口,所述第一药箱、第二药箱和第三药箱的中部均固定安装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抽水泵,所述第一药箱和第二药箱的连接处固定安装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二药箱和第三药箱的连接处固定安装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的位置均和出水管的位置相对应,每个所述第一药箱、第二药箱和第三药箱的出水管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水位探测探头,所述第一药箱、第二药箱和第三药箱内部的顶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二抽水泵、第三抽水泵和第四抽水泵,所述第二抽水泵、第三抽水泵和第四抽水泵的底端分别安装有流量计,每个所述流量计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导水管,所述农药箱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混合腔,所述第一药箱、第二药箱和第三药箱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出水口。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管内部顶端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架,两个所述支架的顶端均固定开设有排水孔,两个所述支架的内壁均固定安装有滑槽,两个所述支架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滑轮,所述挡板通过设有的滑轮和滑槽与支架滑动连接,两个所述滑槽内部均固定开设有通水孔,所述挡板和出水管的顶端之间固定安装有压缩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PLC控制器的内部分别固定设有水位报警电路和土壤湿度检测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萧县威辰机电工程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萧县威辰机电工程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75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