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规模饲养白僵蚕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68663.9 | 申请日: | 2020-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674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蒲秀刚;蒲启康;蒲启建;李秀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海泰克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4 | 分类号: | A01K67/04;C12N1/14;C12R1/6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规模 饲养 僵蚕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规模饲养白僵蚕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饲养等待施菌僵化的蚕;S2,对白僵菌种进行扩大扶壮培育;S3,采用新鲜僵蚕制备孢子悬浮液并施菌。本发明采用新鲜僵蚕和观音土制备孢子悬浮液,接种成功率高,且不易感染杂菌,采用少量商品白僵菌孢子粉进行扩大扶壮培育,能够降低成本;如扩大扶壮培育接种后僵死不整齐或不僵化,可及时消毒杀灭处理,因量小,消毒杀菌极易做到彻底,其余未接种白僵菌的蚕可采用其它菌种接种或正常饲养至吐丝结茧,养殖风险较小,有利于传统蚕农养殖收入保持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僵蚕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规模饲养白僵蚕的方法。
背景技术
家蚕又称家桑蚕,是一种鳞翅目泌丝昆虫,属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门蚕蛾科蚕蛾属桑蚕种,蚕蛾幼虫以桑叶为食料,蚕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 4个形态上和生理机能上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每一个发育阶段的不同部位及其代谢物都有广泛的药用价值。蚕蛾幼虫在化蛹前吐出作茧用的大量蚕丝是重要的纺织原料,目前也有使蚕蛾幼虫感染白僵菌收获用作中药材的白僵蚕的养殖方式,当前社会对蚕茧、蚕丝和白僵蚕都有极大的需求。
传统农户小规模养殖白僵蚕所需菌种,一般采用上一季的僵蚕,经水洗得到孢子液,在家蚕五龄起眠响食前喷洒蚕体,上一季的僵蚕由于存放了较长时间,一般农户的保存环境较差,且僵蚕本身带有许多杂菌,同样使孢子液中带有许多杂菌,在喷洒孢子液的过程中蚕体极易感染杂菌,由于一般蚕农无显微镜等专业检测仪器,无法掌握菌种毒力、孢子液用量等,导致僵化率低或过早僵化,僵蚕质差,全程不可控。由于白僵菌需低温保存,商品菌种在运输、保存等环节无法保证其孢子活力,普通蚕农更难掌握,且价格高,用量大,所以不被蚕农接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规模饲养白僵蚕的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小规模饲养白僵蚕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饲养等待施菌僵化的蚕:采用正常家蚕养至三龄起眠期后,适量选取本批所养的蚕至养殖盒或独立房间内备用;
S2,对白僵菌种进行扩大扶壮培育:选用商品白僵菌孢子粉并按使用说明要求加观音土配制成孢子悬浮液,用农用喷雾器或小型手提喷壶将配制好的孢子悬浮液液喷洒蚕体,半小后投喂桑叶正常饲养,待完全僵化备用;
S3,采用新鲜僵蚕制备孢子悬浮液并施菌:将前步骤S2中的新鲜僵蚕捣碎呈泥状,并加入纯净水和观音土配制成孢子悬浮液,然后用沙网过滤,最后用喷雾器喷洒蚕休见湿为宜。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1中选取本批所养蚕的1%的蚕至养殖盒或独立房间内备用。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3中加入纯净水的量按一张蚕1000g纯净水和10g 观音土配制成孢子悬浮液,所述一张蚕为20000条处于五龄起眠初期的蚕。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3中用100目沙网三层重叠过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中扩大扶壮的蚕占比很少,养殖环境易消毒杀菌处理,新鲜僵蚕上的杂菌极少,并且新鲜僵蚕中的白僵菌的孢子活力最佳,就地采用新鲜僵蚕和观音土制备孢子悬浮液给蚕接种,接种成功率高,且蚕不易感染杂菌,同时避免了保存、运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菌种扩散污染环境的问题。
2、本发明采用少量商品白僵菌孢子粉进行扩大扶壮培养,既能够降低成本,又能观察商品菌种的感染力,如扩大扶壮培育接种后僵死不整齐或不僵化,可及时消毒杀灭处理,因量小,消毒杀菌极易做到彻底,其余未接种白僵菌的蚕可采用其它菌种接种或正常饲养至吐丝结茧,养殖风险较小,有利于传统蚕农养殖收入保持稳定,更加适合农户小规模养殖僵蚕,有利于在广大农户中推广僵蚕养殖,对于僵蚕养殖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海泰克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海泰克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86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