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流场数据可视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68718.6 | 申请日: | 2020-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244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李茹杨;彭慧民;赵雅倩;李仁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浪潮大数据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9/00 | 分类号: | G06T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刘翠香 |
地址: | 51062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可视化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流场数据可视化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得源领域和目标领域的数据集;对源领域和目标领域的数据集进行联合分布适配,获得优化目标;基于优化目标、源流体速度样本和目标流体速度样本,对源VR反馈力标签进行迁移,预测获得目标领域的目标VR反馈力;根据目标VR反馈力对目标领域的流场数据进行VR可视化展示。应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对源领域中已有的反馈力迁移,可以得到目标领域中准确的VR反馈力,从而方便进行相应的VR可视化展示。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流场数据可视化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具有相应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流场数据可视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终端设备的轻量化发展,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技术也快速发展起来,逐渐应用于沉浸式游戏、制造维修、辅助医疗、科学问题可视化和教育教学演示等领域。
近年来,流体力学研究和应用中引入VR技术,能够直接观测流场中各种流动结构,如涡结构形成、发展和破碎现象,以及流体中裹挟的大量固体颗粒的运动行为。VR技术不仅有助于对流动问题的科学理解,也可以很好地辅助指导相关工业生产,如通过VR技术直观观测原材料的导入速度、浓度等状态,制造出性能更稳定的产品。VR技术应用于流体力学研究和相关工业生产时,本质上面对的是固体-流体两相流问题。在具体实施时,获得通过计算机数值模拟方法计算得到的流场数据,如流体速度信息和VR反馈力(即流场中固体的受力信息),通过VR技术来进一步指导研究和生产。
综上所述,如何准确获得VR反馈力,以便利用VR反馈力进行流场数据的可视化,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流场数据可视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以准确VR反馈力,方便进行流场数据的可视化。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流场数据可视化方法,包括:
获得源领域的数据集和目标领域的数据集,所述源领域的数据集至少包括源流体速度样本和源VR反馈力标签,一组所述源流体速度样本对应一个所述源VR反馈力标签,所述目标领域的数据集至少包括目标流体速度样本;
对所述源领域的数据集和所述目标领域的数据集进行联合分布适配,获得优化目标;
基于所述优化目标、所述源流体速度样本和所述目标流体速度样本,对所述源VR反馈力标签进行迁移,预测获得所述目标领域的目标VR反馈力;
根据所述目标VR反馈力对所述目标领域的流场数据进行VR可视化展示。
在本申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优化目标、所述源流体速度样本和所述目标流体速度样本,对所述源VR反馈力标签进行迁移,预测获得所述目标领域的目标VR反馈力,包括:
对所述优化目标进行求解,确定变换矩阵;
利用所述变换矩阵,获得所述源流体速度样本和所述目标流体速度样本的映射结果;
基于所述源流体速度样本的映射结果和所述源VR反馈力标签,在所述目标流体速度样本的映射结果上预测获得所述目标领域的目标VR反馈力。
在本申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源流体速度样本的映射结果和所述源VR反馈力标签,在所述目标流体速度样本的映射结果上预测获得所述目标领域的目标VR反馈力,包括:
基于所述源流体速度样本的映射结果和所述源VR反馈力标签,训练获得目标回归模型;
通过所述目标回归模型,在所述目标流体速度样本的映射结果上预测获得所述目标领域的目标VR反馈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浪潮大数据研究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浪潮大数据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87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