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适应宽速度范围摩擦静电风能采集及风速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69216.5 | 申请日: | 2020-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978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王琼;廖思华;姚明儒;李猛;王奇;黄炼;白泉;魏克湘;邹鸿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H02N1/04 | 分类号: | H02N1/04;H02N1/06;G01P5/08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政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463 | 代理人: | 杨军 |
地址: | 411104 湖南省湘潭市福星东***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适应 速度 范围 摩擦 静电 风能 采集 风速 测量 装置 | ||
1.一种自适应宽速度范围摩擦静电风能采集及风速测量装置,包括防水叶片(1)、上盖板(2)、中套(3)、下底板(4)、转轴(5),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套(3)为上下端敞口、内部设有空腔的筒状,所述中套(3)上、下端敞口处分别装设有上盖板(2)、下底板(4),所述中套(3)内部中央位置处安装有转轴(5),所述转轴(5)竖直布置,所述转轴(5)分别与上盖板(2)、下底板(4)通过轴承连接,所述转轴(5)顶部穿过上盖板(2)后与防水叶片(1)相连接,并在防水叶片(1)的带动下作旋转运动,所述转轴(5)中部连接有若干自适应伸缩臂(6),所述自适应伸缩臂(6)沿周向均匀分布,所述自适应伸缩臂(6)末端连接有得电子驻电极板(7),所述中套(3)内侧设有铝电极一(8)和铝电极二(9),所述铝电极一(8)与铝电极二(9)沿周向错开布置,所述得电子驻电极板(7)在转轴(5)及自适应伸缩臂(6)的带动下与铝电极一(8)、铝电极二(9)依次接触或分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宽速度范围摩擦静电风能采集及风速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叶片(1)设置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防水叶片(1)沿周向均匀布置,所述防水叶片(1)通过连接筋(18)固定在连接套(19)上,所述转轴(5)顶部穿过上盖板(2)后伸入连接套(19)内,并通过连接套(19)、连接筋(18)由防水叶片(1)带动作旋转运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适应宽速度范围摩擦静电风能采集及风速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叶片(1)横截面呈弧形,且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防水叶片(1)底部设有防水板(17)。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宽速度范围摩擦静电风能采集及风速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伸缩臂(6)包括伸缩臂安装架(10)、伸缩杆(11)、永磁体一(12)、永磁体二(13),所述伸缩臂安装架(10)上安装有可沿径向活动的伸缩杆(11),所述伸缩杆(11)上套设有永磁体一(12)、永磁体二(13),所述永磁体一(12)固定在伸缩臂安装架(10)后端,且位于伸缩杆(11)后部,所述永磁体二(13)固定在伸缩杆(11)前部,所述永磁体一(12)与永磁体二(13)相互排斥构成非线性磁力弹簧,所述伸缩杆(11)末端固定有安装板(14),所述得电子驻电极板(7)粘贴在安装板(14)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适应宽速度范围摩擦静电风能采集及风速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11)中部设置有螺纹,所述永磁体二(13)前侧固定有调节螺母(15),所述调节螺母(15)旋装于伸缩杆(11)的螺纹段,所述永磁体二(13)通过螺纹段、调节螺母(15)固定在伸缩杆(11)上。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适应宽速度范围摩擦静电风能采集及风速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臂安装架(10)由安装架底板(20)、前端板一(21)、前端板二(22)和后端板(23)构成,所述伸缩臂安装架(10)纵截面呈E型,所述永磁体一(12)、永磁体二(13)设置在后端板(23)与前端板二(22)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适应宽速度范围摩擦静电风能采集及风速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5)中部穿过并固定有连接块(24),所述前端板一(21)固定在连接块(24)上,所述自适应伸缩臂(6)通过前端板一(21)、连接块(24)与转轴(5)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适应宽速度范围摩擦静电风能采集及风速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体一(12)与伸缩臂安装架(10)后端之间还设置有离心力监测压电层(16)。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适应宽速度范围摩擦静电风能采集及风速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电无线发射模块和能源管理模块,所述压电无线发射模块、能源管理模块安装在下底板(4)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宽速度范围摩擦静电风能采集及风速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得电子驻电极板(7)的材料采用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工程学院,未经湖南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921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