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配置信息安全防护系统与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69231.X | 申请日: | 2020-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180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胡锦生;李国峰;熊雁;何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众创达企业咨询策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辉泓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510 | 代理人: | 刘海军;孟强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桃***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新一代 信息技术 配置 信息 安全 防护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配置信息安全防护系统与方法,采用配置池以及第一预存配置集合和第二预存配置集合对用户的基础配置项进行预存,并依据配置口令映射进行读取,同时,同时采用前端过滤设备进行数据包过滤,将经过改造的配置文件经由过滤设备的虚假“误过滤”判定为丢弃数据包并发送至数据包丢弃池,由此避免在前端过滤设备前后的二次窃取。对池化的数据包进行后端过滤,监控经由前端过滤设备的虚假“误过滤”判定进入池中的配置文件,并将其由数据包丢弃池救济至第一数据包覆写器,恢复其配置文件属性并发送至符合集合要求的物联网节点来达到较高的配置文件包裹性与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一代计算机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计算机网络配置信息安全防护系统架构与方法。
背景技术
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翘楚,发展迅猛,在其应用范围不断拓展的同时,物联网的安全防护特性也受到了较高的重视。
IoT逐渐演化成为一种融合了传统网络、传感器、Ad Hoc无线网络、普适计算和云计算等信息与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ICT)的完整的信息产业链。
物联网是通过使用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传感器、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采集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安全主要属于信息安全中的网络安全领域,特别是无线网络安全的范畴,物联网涵盖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了物联网的终端系统(如RFID、传感器节点、数据库系统以及服务器等),由此信息安全的内容操作如操作系统安全、软件安全、数据库安全等也会涉及。
物联网信息安全实现目标有:真实性:对信息来源进行判断,能对伪造来源的信息予以鉴别,也称可鉴别性。保密性:保证机密信息不被窃听,或窃听者不能了解信息的真实含义。完整性:保证数据的一致性,防止数据被非法用户篡改。可用性:保证合法用户对信息和资源的使用不被拒绝。不可抵赖性:建立有效的责任机制,防止用户否认其行为。可控制性:对信息的传播及内容具有控制力。
将无处不在的末端设备和设施,包括具备“内在智能”的传感器、移动终端、工业系统、楼控系统、家庭智能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和“外在使能”的。如贴上RFID的各种资产、携带无端终端的个人与车辆等“智能化物件或动物”或“智能尘埃”,通过各种无线和(或)有线的长距离和(或)短距离通信网络实现互联网互通应用大集成以及基于云计算的SaaS营运等模式,在内网、专网和(或)互联网环境下,采用适当的信息安全保障机制,提供安全可控乃至个性化的实时在线监测、定位追溯、报警联动、调度指挥、预案管理、远程控制、安全防范、远程维保、在线升级、统计报表、决策支持、领导桌面集中展示等的管理和服务功能,实现对“万物”的“高校、节能、安全、环保”的“管、控、营”一体化。
新一代信息技术依托目前IT行业的快速发展,方兴未艾。其中,尤其以结合了计算机技术、新一代通信技术以及万物互联思想的物联网技术尤为突出。
物联网核心组成就是物联设备、网关和云端。物联设备分为两类,一类是其自身天然支持TCP/IP而能直接接入物联网,如wifi、GPRS/3G/4G(当然,还有即将到来的5G)等设备;另一类是其未能支持IP协议而需要网关(协议转换)来接入物联网,如Zigbee、蓝牙等设备。对于蓝牙设备而言,手机其实是一个网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众创达企业咨询策划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众创达企业咨询策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92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