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铬合金型钢成品轧辊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70183.6 | 申请日: | 2020-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907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蒋卫平;蒋志芳;周青;王亮;钱秋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瑞宏轧辊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27/02 | 分类号: | B21B27/02;C22C38/02;C22C38/04;C22C38/46;C22C38/48;B22D27/02;C21D9/38;C21D1/26;C21D1/28;C21D1/32;C21D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金 型钢 成品 轧辊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铬合金型钢成品轧辊的制造方法,具体过程如下:轧辊由下述重量组份的原料配制而成:碳0.45~0.75%,硅0.45~0.80%,锰0.45~0.80%,铬5.50~6.50%,镍0.50~1.00%,钒0.50~0.80%,铌0.15~0.30%;熔炼纯净钢水,利用造渣剂造渣,加入变质剂,利用稀土中活性元素,去除杂质元素,得到纯净钢水;采用顶注工艺,浇至上辊颈有效高度时,提升钢水包高度,增大钢水下流冲击力;扩散退火阶段,球化处理升温阶段,正火升温阶段,回火。该铬合金型钢成品轧辊及其制造方法,所得轧辊具备高性能、绿色化、环保节约型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轧辊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铬合金型钢成品轧辊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各类型钢生产发展迅速,各类型钢的轧制产量已突破亿吨大关,在型钢轧制生产过程中,型钢成品的规格、形状、尺寸、精度、表面光洁度,一直是型钢生产过程控制的重点,特别是复杂断面的型钢,要达到上述要求,影响的因素很多,如轧制力、型钢的材质、刚度、工艺设计、轧制环境等,还有与轧制主要工具轧辊的综合性能有不可或缺的紧密联系。目前,国内外用于轧制各类型钢的传统轧辊的材质比较多,但由于受轧制环境的限制,完全满足轧制需求的精品轧辊比较少,随着国家出台钢铁产品要做强,需开发减量化绿色工艺装备,在减少资源和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环境和碳排放的产业政策,要在科技创新上下功夫,开发高性能、绿色化、环保节约型新产品。为此,作为实现上述目标的轧辊制造企业,更需走出一条创新之路,向科技要效率,向科技寻市场,不断研发符合时差要求的新产品,以满足型钢轧制企业的新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铬合金型钢成品轧辊及其制造方法,所得轧辊具备高性能、绿色化、环保节约型的特点。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铬合金型钢成品轧辊,具有上下对称式分布的两个轧辊,所述轧辊具有由铬合金型钢制成的轧辊本体,轧辊本体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一由铬合金型钢制成的轴承安装部,轧辊本体与轴承安装部的连接处设有倒圆角,其中左边一侧的轴承安装部的外侧设置有由铬合金型钢制成的连接部,另外右边一侧的轴承安装部的外侧设置有由铬合金型钢制成的传动部;沿着轧辊本体的长度方向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弧形环槽,所述弧形环槽沿着上下方向剖开得到向下凹陷的上凹槽和向上凹槽的下凹槽,位于上方轧辊中的下凹槽和位于下方轧辊中的上凹槽拼装形成一个整圆。
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轧辊本体的轴线、弧形环槽的轴线、轴承安装部的轴线、连接部的轴线以及传动部的轴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弧形环槽宽度尺寸占据轧辊本体长度尺寸的0.07~0.09。
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轧辊本体、轴承安装部、连接部以及传动部为一体结构。
一种铬合金型钢成品轧辊的制造方法,具体过程如下:
第一步骤、轧辊由下述重量组份的原料配制而成:
碳0.45~0.75%,
硅0.45~0.80%,
锰0.45~0.80%,
铬5.50~6.50%,
镍0.50~1.00%,
钒0.50~0.80%,
铌0.15~0.30%;
第二步骤、熔炼纯净钢水,钢温至1450~1500℃时加合金,利用造渣剂造渣,并用电磁搅拌机混合后钢温至1580~1620℃时,加入3~5kg/吨钇基重稀土钢水变质剂,利用稀土中活性元素,去除杂质元素,得到纯净钢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瑞宏轧辊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瑞宏轧辊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701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