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驾驶室用空调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70188.9 | 申请日: | 2020-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238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仇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海汇晟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B60H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宋玲玲 |
地址: | 264200 山东省威海***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驾驶室 空调 冷却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驾驶室用空调冷却系统,包括气管,扣座机构,连杆机构,所述气管的后端设置有后端波纹管,所述后端波纹管的后端头安装有后气座,所述后气座的后端头安装有气罩,所述气罩的排气口处设置有三处风扇,所述扣座机构安装在前端波纹管的外端头上;所述扣座机构的右侧底部焊接有第一耳板,所述第一耳板的底部通过锁紧螺栓安装有转板,在实际使用时令其扣装在空调的百叶窗的最右侧,驾驶室空调最大风速排出冷空气时,汽车头部所安装的压缩机和冷凝器制冷工作时就会形成较大的热量,扣装的扣座通过连接气管可将排出的部分冷气再次注入到车头部位冷凝器和压缩机部位,令它们实现气冷散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汽车冷却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驾驶室用空调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在汽车空调制冷系统中,压缩机是制冷器所排出气体的推动机构,其工作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热量,所产生的热量会对压缩机所在的汽车头部产生较大的热量,因此为防止这一热量对压缩机造成的高温破坏,往往需要利用冷凝器对热温转化,将其降温,这一原理在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120287853.X中所公开的一种汽车空调冷却装置所公开并对冷凝器所形成的冷凝水进行了收集,这一专利结构包括HVAC总成和冷凝器,所述HVAC总成设置在冷凝器的上方,与HVAC总成相连通的冷凝水排水管的下端设置在冷凝器的边板上。
虽然此专利可冷凝水排随排水管流到冷凝器外表面,进而对冷凝器进行冷却散热,但是仍然可以看出,所收集的冷凝水排洒到冷凝器外表面,仍然还会形成水流排出,因此水流散热的方式虽然能对空调系统的压缩机和冷凝器散热,但是水滴洒落散热的方式,由于会形成水滴集中,因此利用这种方式对冷凝器部位散热时,仅能实现局部散热,散热效果差,由此需要设计一款结构合理的,相对散热更加均匀的装置,来配合这一集水洒落式的散热装置,对冷凝器形成更好的散热。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驾驶室用空调冷却系统,以解决根据上述对比文件所提出的关于“回收冷凝水洒落到空调系统中的冷凝器上,易形成水滴集中,导致冷凝器表面落水散热方式为局部散热,散热效果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驾驶室用空调冷却系统,包括气管,扣座机构,连杆机构,所述气管的前端设置有前端波纹管,所述气管的后端设置有后端波纹管,所述后端波纹管的后端头安装有后气座,所述后气座的后端头安装有气罩,所述气罩的排气口处设置有三处风扇,所述扣座机构安装在前端波纹管的外端头上;
所述扣座机构的右侧底部焊接有第一耳板,所述第一耳板的底部通过锁紧螺栓安装有转板,所述转板的顶面上安装有慢速小马达,所述慢速小马达的动作轴上安装有同步旋转的凸轮;
所述后气座的内端面焊接有第二耳板,所述第二耳板上贯穿有旋转轴,通过旋转轴安装有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套管,导管,伸缩杆和凸轮块,所述套管通过螺栓固定于气管上,所述伸缩杆滑动插装于导管内,所述伸缩杆的后端头转动连接于第二耳板上,所述伸缩杆的前端头焊接有凸轮块,所述凸轮块接触于凸轮上。
作为优选的,所述扣座机构包括扣腔结构的扣座,安装在扣座前端面的前气座,安装在前气座上的小型气泵,胶合在扣座后端面上的波纹罩,熔接在扣座后端面上的扣爪,开设与扣座与前气座上的散热孔和贯穿在所述扣座右侧的侧气管。
作为优选的,所述扣座为长方形扣腔,胶合于所述扣座后端面上的波纹罩为弧形扣面。
作为优选的,所述扣爪为上下两排,且扣爪的后端头设置有弯爪状的弹簧钢片。
作为优选的,所述散热孔贯穿通过扣座和前气座并与小型气泵相通。
作为优选的,所述侧气管为通管结构,其内端头与扣座相通,外端头临近于慢速小马达。
作为优选的,所述小型气泵的排气口上安装有泵气管,所述泵气管按右前倾斜的方式贯穿在前气座前端头所安装的前端波纹管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汇晟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威海汇晟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701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