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服务器与交换机网络连通性测试方法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70199.7 | 申请日: | 2020-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355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史景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云海国创云计算装备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6 | 分类号: | H04L12/26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李修杰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中国(山东)自由贸***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服务器 交换机 网络 连通性 测试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服务器与交换机网络连通性测试方法与系统,本发明分别针对单机场景和多机场景进行连通性测试,通过安装国产平台兼容的压流软件,根据压流脚本完成待测网络的连通性测试,采用CS架构和统一管理方式,减少重复配置的时间成本,提高了网络连通性测试效率,另外本申请可覆盖大部分现有的测试场景,在单机场景下,避免了国产平台测试软件兼容性问题,多场景下得益于CS架构的统一管理,可对多机大场景进行计划批量测试,统一输出报告,减少人工操作干预,减少测试时间,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实用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通性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服务器与交换机网络连通性测试方法与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企业信息化和政府电子政务的发展,大中型企业以及政府机构越来越依赖于信息系统展开其业务运作。同时,随着国产化浪潮不断推进,信息业务系统将现有的行x86平台服务器迁移至国产CPU和操作系统服务器继续运行,这样新的技术需求逐渐浮现。在迁移过程中,为了保障现有运行环境服务器网络拓扑不变,通用的替代方案使用国产CPU服务器接入现有网络中与交换机相连接,方案实施过程中,为了保证网络拓扑连通性,必须进行新入网国产CPU服务器和物理连接的交换机网络连通性测试。
目前进行x86服务器与交换机进行网络连通性测试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为硬件压流测试,使用BigTao类的硬件网络测试平台,连接交换机内外,在三层和七层网络协议产生压测流量,在同一网络的服务器或者pc终端运行的Renix类软件进行流量接收和分析,形成网络质量报告;第二种软件压流测试,使用netperf、jmeter类软件产生虚拟的三层和七层网络协议流量,在同一网络的服务器或者pc终端使用响应客户端或者测试业务响应,通过压测记录或客户端报告分析网络质量。
但是这两种主流方式并不适用国产CPU和操作系统的服务器与交换机连通性测试这一测试场景:
硬件压流方式,其测试重点是交换机的功能和性能,针对服务器和交换机单独一段网络的测试,还需要在网络中另加入至少一台压测仪器和一台流量接收仪器。当测试网段分布于多个交换机次级网络时,需要频繁切换网络硬件跳线,测试规模过于庞大,测试成本较高。
软件压流测试比较灵活轻量,理论上适用于该测试场景,但由于使用的软件均是基于x86平台的开源软件,且仅适用于单点对单点的网络测试。在国产CPU和操作系统服务器上使用存在功能不正常、大规模使用配置繁琐以及测试流程长等实际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服务器与交换机网络连通性测试方法与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国产服务器与交换机连通性测试存在的测试成本高、过程繁琐的问题,实现降低测试成本以及简化测试过程。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服务器与交换机网络连通性测试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操作:
对于单机连通性测试:
在规定拓扑中部署服务器以及对应的LAN交换机;
单机服务器上部署压流软件,根据实际网络配置压流脚本,完成待测网络连通性压流测试,输出压测报告;
对于多机连通性测试:
在规定拓扑中部署服务器以及对应的LAN交换机;
在全部服务器上部署压流软件,选择一台服务器作为压流服务端,其他服务器作为客户端;
开启压流服务端的压流软件,本机作为客户端,运行根据实际网络配置设定好的压流脚本,完成待测网络的连通性压流测试后,输出压测报告;
开启压流服务端的压流软件,其他机器作为客户端受控,运行根据实际网络配置设定好的压流脚本,依次对客户端进行双向压流,完成待测网络的连通性压流测试后,压流软件服务端输出压测报告。
优选地,所述单机连通性测试中压流软件作为服务端和客户端双向接收流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云海国创云计算装备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云海国创云计算装备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701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