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负离子发生器接地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70213.3 | 申请日: | 2020-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851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徐武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邦科(厦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T23/00 | 分类号: | H01T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力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4 | 代理人: | 韩慧颖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火炬高***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负离子 发生器 接地 结构 | ||
1.一种便携式负离子发生器接地结构,包括电镀外壳(1)和电镀链(6),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镀链(6)固定连接在电镀外壳(1)的一端,电镀外壳(1)的内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电路板(3)和负离子模块(4),负离子模块(4)的一端连接有毛刷头(41),且电镀外壳(1)和负离子模块(4)的一端均接地;
所述负离子模块(4)包括负离子模块驱动电路单元,且所述电路板(3)分别包括有主控芯片单元、锂电池充电电路单元、外电插入检测电路单元、按键电路单元以及灯光电路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负离子发生器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负离子模块(4)的一端设有负离子接地端(5),负离子接地端(5)的末端设有金属垫片,所述电镀外壳(1)的内部一端设有外壳接地端(2),负离子接地端(5)与外壳接地端(2)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负离子发生器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芯片单元包括MCU,MCU的第一引脚接电源电压,MCU的第十四引脚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负离子发生器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负离子模块(4)的第一引脚串联火线后再接电源电压,负离子模块(4)的第三引脚接地,且负离子模块(4)的第二引脚接NPN三极管的c端,NPN三极管的e端接地,NPN三极管的b端接电阻后与MCU的第三引脚相连,且负离子模块(4)的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之间并联用电容和电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负离子发生器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充电电路单元包括型号为TP4054的单节锂电池充电器,单节锂电池充电器的第一引脚串联电阻后接电源电压,单节锂电池充电器的第三引脚接继电器的第一引脚,继电器的第二引脚接地,继电器的第一引脚串联电阻后与MCU的第十一引脚相连,单节锂电池充电器的第四引脚接USB的第一引脚,且单节锂电池充电器的第二引脚和USB的第五引脚共同接地,单节锂电池充电器的第五引脚接电阻后再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负离子发生器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电插入检测电路单元包括NPN三极管,NPN三极管的c端接电阻后接电源电压且另外与MCU的第十引脚相连,NPN三极管的e端接地,NPN三极管的b端接电阻后接工作电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负离子发生器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电路单元包括贴片开关,贴片开关的一端接地,贴片开关的另一端接MCU的第四引脚且另外通过串联电容后接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负离子发生器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光电路单元包括插件三色LED,插件三色LED的第一引脚串联电阻后与MCU的第七引脚相连,插件三色LED的第二引脚接电源电压,插件三色LED的第三引脚串联电阻后与MCU的第六引脚相连,插件三色LED的第四引脚串联电阻后与MCU的第五引脚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邦科(厦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邦科(厦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7021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