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储能清灰大型滤筒式超净排放节能除尘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70687.8 | 申请日: | 2020-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294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延民;张伟;张庆敏;刘罡;马瑞;张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延民 |
主分类号: | B01D46/42 | 分类号: | B01D46/42;B01D46/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1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储能清灰 大型 滤筒式超净 排放 节能 除尘器 | ||
储能清灰大型滤筒式超净排放节能除尘器,滤筒的优点是过滤面积大,却只能应用在小型除尘器上,如果做大是无法彻底清灰的。本方案用很小的力慢慢压缩弹簧,把能量储存在弹簧上,利用弹簧突然释放的加速度进行清灰,可以做成特大型;在相同的体积内,滤筒的面积大出2‑4倍,处理风量也可大出2‑4倍;处理相同风量时,体积是脉冲的2‑4分之一;占地面积是脉冲的4‑8分之一;单位过滤面积占用钢材是脉冲的3分之一以内;清灰机构为钢铁结构,坚固耐用,不用压缩空气,无空气缩机房和压缩机,并节能95%;除尘器阻力降低并节能30%以上;可轻易做到小于5毫克的超净排放;滤筒寿命延长一倍以上。正适合目前电和袋除尘只改造箱体内部就能达到超净排放和节能的国内急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除尘器,尤其涉及一种大型滤筒式超净排放节能除尘器。
背景技术
滤筒的优点是过滤面积大,但却只能应用在小型除尘器上,其主要原因是受到清灰系统的限制,而无法将除尘器做大。目前滤筒使用的清灰方法全部是气体反吹既脉冲清灰,别无其他好方法。所谓脉冲,既在极短的零点几秒的时间内冲入压缩空气,使滤筒内的气体突然呈较高压力的球形从布袋上头逐步向下头快速彭涨,便把依附在滤筒外壁上的灰尘清除下来。而脉冲既受时间限制也受压缩空气气体量的限制,致使滤筒无法做的更长更大。目前所使用的滤筒最长不过3米,每个滤筒的过滤面积最大不过20平方米。也就是说,如果用更长更大过滤面积的滤筒,用脉冲是无法将滤筒上的灰尘全部清除下来的,这是无法做成大型除尘器的根本原因。
发明内容
为了充分利用滤筒过滤面积大这个优点,本发明专门提供一种单位过滤面积占用钢材少、体积小、占地面积少、重量轻、投资少,又节能还又做到超净排放的、国内工业急需大气雾霾治理的大型过滤式除尘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储能清灰大型滤筒式超净排放节能除尘器,包括上箱体、中箱体和下箱体,每个上箱体和中箱体组成一个室,由多个或数十个直至上百个甚至数百个室并列或双列排放组成的大型除尘器,其特征是:设计有位于每个中箱体内竖直放置的多个滤筒,滤筒上头开口,下头封死,上头固定在花板上,花板与箱体顶盖之间是上箱体,每块花板与箱体之间有封闭软联接,使上箱体与中箱体之间完全隔开并封闭严密,花板与滤筒构成一体并可上下活动;花板上固定有向上经箱体顶部的圆形孔洞伸出箱体外的2根主螺栓,在箱体顶部外面的这2根主螺栓上联接着清灰机构的顶架。所述清灰机构,由顶起装置和顶架组成;顶架固定在2根主螺栓的顶部,顶起装置位于顶架与箱体顶板之间。在位于花板与箱体顶板之间的上箱体中的2根主螺栓上各套有一根弹簧。
顶起装置可采用凸轮机构、汽动机构、液压机构或其他电动机构;目的是用很小的力,慢慢把顶架顶起,并由2根主螺栓带动花板和与花板固定在一起的滤筒向上抬起,同时慢慢压缩弹簧,当抬到一定高时的临界点后突然下落,利用弹簧突然释放时的加速度进行清灰。
所述滤筒,与其他所有清灰方式不同,在清灰时是突然向上和向下运动的,为避免滤筒与花板之间突然运动后产生缝隙而泄漏烟尘,在位于滤筒轴心线上安装有螺杆,螺杆的下头固定在滤筒底端的封头上,上头固定在花反上,用于限制滤筒并将滤筒始终紧密与花板结合在一起。
每个滤筒的过滤面积为≥20-100平方米;
每个滤筒的长度为≥2-8米。
以上设计均为外滤式,既烟尘气体从滤筒外部向内部过滤,滤筒内部和上箱体中是经过过滤后的清洁气体;还可以设计为内滤式,内滤式的特征在于:在外滤式有上花板的基础上,再增设下花板,滤筒的下头固定在下花板上,这时的滤筒既无底又无顶,是两头相通的筒形,同样在滤筒轴心线上安装有螺杆,螺杆的上下两头分别固定在上下花板上;下花板与上花板相同,与箱体之间安装有封闭软联接。使用时,中箱体中是过滤后的清洁气体,而上箱体和滤筒中是过滤前的烟尘气体。
内滤式每个滤筒的过滤面积为≥30-150平方米;
内滤式每个滤筒的长度为≥3-10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延民,未经张延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706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