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喷涂装置、喷涂方法及显示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71634.8 | 申请日: | 202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26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邹家鹏;张勇;李增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中电熊猫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7/04 | 分类号: | B05B7/04;B05B13/02;B05C19/04;B05D7/24;B05D1/12;G02F1/13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牛芬洁;臧建明 |
地址: | 6102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喷涂 装置 方法 显示 面板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喷涂装置、喷涂方法及显示面板。喷涂装置包括送粉器和射流器,送粉器与射流器相连通,用于将金属微粒送入射流器内。射流器用于将金属微粒和射流器内的气体混合形成射流,并将射流中的金属微粒喷涂在基板的侧方,以在显示面板中基板侧方表面形成导电图案,导电图案用于在显示面板中的不同基板之间形成电连接。本发明的喷涂装置有助于显示面板超窄边框或者无边框的实现的同时,能够降低显示面板的制造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喷涂装置、喷涂方法及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显示面板的要求越来越高,显示面板的边框有逐渐变窄的趋势,这样能够有效增加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的同时,能够实现多个屏幕无缝隙拼接显示的功能,给人更好的视觉体验和设计美感享受。
覆晶薄膜(Chip On Film,COF)是将芯片固定于柔性电路板的晶粒软膜上,在众多显示面板比如液晶显示面板(Light Emitting Diode,LED)等中,都要用到这种封装技术。以LED为例,出于液晶驱动的需要,通过在LED上预留驱动线路的绑定位置,这样可以通过绑定工艺将LED和电路板进行电连接,从而可以通过外部控制电路实现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为了满足显示面板的边框逐渐变窄的趋势,显示面板几乎没有绑定位置。目前,现有技术中主要通过印刷的方式在显示面板中基板的侧面涂布纳米银浆,从而将基板内的线路引到基板侧面,在基板侧面通过COF实现与电路板的电连接,从而有助于显示面板比如LED超窄边框或者无边框的实现。
然而,由于纳米银浆的制作困难,价格昂贵,使用溶剂也不够环保,而且需要用到银浆印刷设备和银浆激光固化设备,从而使得显示面板的制造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喷涂装置、喷涂方法及显示面板,在有助于显示面板超窄边框或者无边框的实现的同时,能够降低显示面板的制造成本。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喷涂装置,其包括送粉器和射流器,所述送粉器与所述射流器相连通,用于将金属微粒送入所述射流器内;所述射流器用于将所述金属微粒和所述射流器内的气体混合形成射流,并将所述射流中的所述金属微粒喷涂在显示面板的侧方,以在所述显示面板中基板侧方表面形成导电图案,所述导电图案用于在所述基板与外部电路板之间形成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射流器包括沿所述射流方向依次连接的混合腔、喷管和喷嘴,所述混合腔具有进气口,所述送粉器的端部伸入所述混合腔内部,且所述送粉器用于将所述金属微粒送入所述混合腔内;所述喷管用于将所述金属微粒和所述气体混合所形成的射流加速并由所述喷嘴喷出;
所述喷嘴与所述喷管可拆卸连接,所述喷嘴内具有格栅,所述格栅在所述射流的横截面方向投影与所述导电图案相匹配。
可选的,所述喷管内径沿所述射流方向逐渐缩小。
可选的,所述金属微粒为铜微粒或者铝微粒。
可选的,所述格栅在所述射流的横截面方向上形成间隔排布的竖直条纹。
可选的,还包括预热组件,所述预热组件通过所述进气口和所述混合腔连通,所述预热组件用于加热通入所述混合腔内的气体,所述气体的预热温度为50℃-100℃。
可选的,喷涂装置还包括载台和对位机构,所述显示面板放置于所述载台之上,所述对位机构位于所述射流器的一侧,用于定位所述显示面板。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喷涂方法,所述喷涂方法采用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喷涂装置,所述喷涂方法包括:
将显示面板中基板的电连接部显露于基板的侧方;
通过所述喷涂装置在所述基板的侧方进行喷涂,以在所述基板的一侧形成有与所述电连接部电连接的导电图案,所述导电图案用于在所述基板与外部电路板之间形成电连接,所述喷涂装置中气体的喷流速为500m/s~1000m/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中电熊猫显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中电熊猫显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716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共享单车锁具润滑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复合板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