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薄壁钢管砼组合柱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71844.7 | 申请日: | 202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938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杨峰;耿俊迪;席兆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优造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3/34 | 分类号: | E04C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强 薄壁 钢管 组合 | ||
一种高强薄壁钢管砼组合柱,包括钢面板、拉条、竖向加劲肋和砼本体,其特征是:所述钢面板为L形钢面板或形钢面板,所述竖向加劲肋为冷弯C形钢,若干所述钢面板两两相连组成矩形钢管,所述钢面板联结处预留有焊缝间隙,所述竖向加劲肋在所述焊缝间隙与所述钢面板焊接联结,所述拉条两端分别与所述竖向加劲肋焊接联结,所述砼本体浇筑于矩形钢管内。混凝土和钢管柱构件组合,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力学性能,且钢管柱构件可有效防外屈、解决砼高厚比问题,拼接处刚度大,且焊接方便,浇筑砼时免支模,在构件内部不浇筑混凝土的情况下即可满足施工阶段的预制梁吊装施工,大大加快施工进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构)筑物建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强薄壁钢管砼组合柱形式。
背景技术
钢管混凝土组合柱主要应用于大荷载建筑中,具有承载能力高等特点,传统钢管混凝土柱通常采用四片钢板在角部焊接形成钢管,为满足钢板的强度和稳定性要求,钢板厚度较大,用钢量大,钢构件重,吊装难度大。现有公开专利(专利号:2009102205787)通过采用中间焊接的带肋钢板拼接成矩形钢管柱构件,但带肋钢板需采用钣金工艺弯折而成,拼接处弯弧角度大,厚度稍大时,弯折困难,且对拉片穿出钢管外表面焊接,增加焊接工作量,自动化焊接难度大,焊接后钢板纵向抗拉强度低。一种截面力学性能好、焊接方便,拼接处刚度大的高强薄壁钢管砼组合柱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截面力学性能好、焊接方便,拼接处刚度大的高强薄壁钢管砼组合柱。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强薄壁钢管砼组合柱,包括钢面板、拉条、竖向加劲肋和砼本体,所述钢面板为L形钢面板或形钢面板,所述竖向加劲肋为冷弯C形钢,若干所述钢面板两两相连组成矩形钢管,所述钢面板联结处预留有焊缝间隙,所述竖向加劲肋在所述焊缝间隙与所述钢面板焊接联结,所述拉条两端分别与所述竖向加劲肋焊接联结,所述砼本体浇筑于矩形钢管内。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强薄壁钢管砼组合柱还具有如下附属技术特征:
所述形钢面板沿纵向设有间隔一定距离布置的塞焊通孔,所述塞焊通孔内侧焊联有所述竖向加劲肋。
所述钢面板内侧沿纵向焊联有一定数量的拉结钉或波浪形钢筋。
所述钢面板之间可增加加宽钢板组成大截面矩形钢管。
所述冷弯C形钢的形状为或
所述拉条为钢条或角铁,沿矩形钢管纵向间隔一定距离布置。
所述钢面板为高强钢板,强度为Q345以上。
所述砼本体为C50以上的高强砼。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强薄壁钢管砼组合柱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砼和薄壁钢管构件组合,充分发挥各自的力学性能,钢板厚度小,大幅节约用钢量。
2、薄壁钢板拼接后焊接方便,拼接处与竖向加劲肋可实现自动化焊接。
3、通过拉条对薄壁钢管的联结,使施工阶段满足侧压力要求,使用阶段对砼约束有利。
4、竖向加劲肋即作为面板焊接内衬板,又作为竖向受压(受弯)杆件,同时可减少拉条竖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L形钢面板焊接后的组合柱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形钢面板焊接后的组合柱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L形钢面板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形钢面板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形钢面板组成的组合柱效果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优造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优造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718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