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探通一体化海底光电缆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72757.3 | 申请日: | 202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79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林剑;张忠;徐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通光海洋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4 | 分类号: | H01B7/14;H01B7/17;H01B7/18;H01B7/32;H01B7/40;H01B11/22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查鑫利 |
地址: | 226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一体化 海底 电缆 | ||
一种新型探通一体化海底光电缆,其内部缆芯结构包括一根轻型有中继海底光缆、传感器及HALF套管,传感器按一定的间距套在海底光缆上,传感器间用HALF套管进行填充,传感器与HALF套管外径一致,传感器间通过电线连接进行信号传输;在传感器与HALF套管表面依次绕包无纺布、编织芳纶、挤制外护套。本发明兼具光信号、电能及水声信号的传输,且结构简单,功能多样,施工便利,能在多种水下环境使用,大大节约工程建设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缆光、电、声信号传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探通一体化海底光电缆。
背景技术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事关我国家安全和长远发展,海洋权益为核心利益所在,因此大力发展海底光电缆及传感器阵列系统是极为重要的。
海底光电缆是一定数量的光纤、导体及加强件按照一定方式组成缆芯,外侧挤制外护套,用以实现光电传输的一种通信线路。
传感器阵列是将大量传感器集合在一起组成的阵列,可以大幅扩展和提高探测性能。传感器线性排布在阵缆中,传感器和传感器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随着应用场景多元化及新一代发展趋势,现有的海底光电缆及传感器阵列往往是各行其道,并没有做到有效的融合,且该两项目独自建设成本费用极高,使用场景单一,具有局限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探通一体化海底光电缆,其内部缆芯结构包括一根中继海底光缆、传感器及HALF套管,传感器按一定的间距套在海底光缆上,传感器间用HALF套管进行填充,传感器与HALF套管外径一致,传感器间通过电线进行信号传输;在传感器与HALF套管表面依次绕包无纺布、编织芳纶、挤制外护套。
进一步的,轻型有中继海底光缆用于传输光信号和电能。
进一步的,传感器,用于水下声信号的接收和传输,是传感器阵列的一个子集,传感器每隔一定距离套在缆芯上,并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HALF套管用于传感器间填充,与传感器外径一致,为TPU材料制成,半圆结构,即两个半圆合起来组成一个HALF套管。两个半圆上分别设凹槽,凹槽两侧分别设卡槽和连接棒。卡槽由槽一和槽二组成,槽一直径小于槽二直径;连接棒为蘑菇状。外护套材料为TPU护套料。
进一步的,所述外护套材料为TPU护套料。
本发明兼具光信号、电能及水声信号的传输,且结构简单,功能多样,施工便利,能在多种水下环境使用,大大节约工程建设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横向截面图。
图2为本发明纵向截面图。
图3为本发明中继海底光缆截面图。
图4-1和4-2为本发明传感器示意图。
图5-1和5-2为本发明HALF套管示意图。
图2中,1.中继海底光缆,2.传感器,3.HALF套管,4.无纺布,5.编织芳纶,6.外护套,7.电线,8.卡槽,9.连接棒,10.凹槽,11.槽一,12.槽二。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一种新型探通一体化海底光电缆,其内部缆芯结构包括一根中继海底光缆1,传感器2及HALF套管3,传感器2按一定的间距套在海底光缆1上,通过电线7进行信号传输,传感器2间用HALF套管3进行填充,传感器2与HALF套管3外径一致,在传感器2与HALF套管3表面依次绕包无纺布4、编织芳纶5、挤制外护套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通光海洋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通光海洋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727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畜牧业用投盐装置
- 下一篇:信号塔风力发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