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激光照明模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73125.9 | 申请日: | 202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93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龙涛;邹诚;孙振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超视界激光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5/02;F21V5/04;F21V29/70;F21V7/04;F21V9/40;F21Y115/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3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 照明 模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照明模组,包括:激发光源,所述激发光源为激光光源;光路转折单元,沿光路设于所述激发光源后方,光路转折单元,沿光路设于所述激发光源后方,为至少包括入射面、反射面和出射面的透明件;波长转换层,位于所述激发光源和光路转折单元的一侧,激发光源发出的激光束依次经所述光路转折单元后投射到所述波长转换层上;散热基板,所述波长转换层贴设于所述散热基板上。通过设置具有入射面、反射面和出射面的透明件作为光路转折单元对激光束进行偏折,不仅可以大大降低照明模组的体积,且安装简便,精度高,稳定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照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激光照明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光源因具有高效,节能,环保、成本低以及寿命长等优点,正逐步取代传统的白炽灯和节能灯,成为一种通用的照明光源。
在现有的LED汽车大灯中,LED光源位于车灯反光碗的球心处,LED光源出射的光束经车灯反光碗收集以及后端光学系统(包括挡板、透镜等)的配光,最终投射出所需要的远近光场分布。该种可以得到满足需求的汽车大灯近光的配光分布,然而在形成远光分布时,由于受到当前LED光源亮度的限制,通常存在中心照度明显不够的问题,在例如舞台灯光照明、汽车前照灯、投影显示、探照等需要超高亮度光源的应用领域,LED光源便难以满足要求了。
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提出一种激光照明灯,通过在车灯反光碗外侧设置激光源发射激光束并投射至车灯反光碗内侧的荧光材料上,激发出荧光并经过车灯反光碗反射后按指定方向出射,以形成在规定的立体角内行进的光束。然而该种方案的激光照明灯通常体积较大,安装难度高,特别是在手提探照领域使用时,提高了使用者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了使用便捷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体积相当小的激光照明模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激光照明模组,包括:
激发光源,所述激发光源为激光光源;
光路转折单元,沿光路设于所述激发光源后方,所述光路转折单元为至少包括入射面、反射面和出射面的透明件;
波长转换层,位于所述激发光源和光路转折单元的一侧,激发光源发出的激光束依次经所述光路转折单元后投射到所述波长转换层上;
散热基板,所述波长转换层贴设于所述散热基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光路转折单元为棱镜,所述棱镜包括至少三个光学面。
进一步的,所述光路转折单元的入射面和/或出射面镀设增透膜。
进一步的,所述激光光源包括激光器和沿光路位于所述激光器后方的准直透镜。
进一步的,投射到所述波长转换层上的激光束的入射角大于45度。
进一步的,所述波长转换层偏离所述激光束的焦点。
进一步的,所述波长转换层与散热基板对应的一面为高反射面。
进一步的,还包括沿光路位于所述激光光源后方的聚焦单元。
进一步的,还包括罩设于所述波长转换层和光路转折单元外周的半球形反射镜,所述半球形反射镜的顶部设有通光孔,所述波长转换层与所述半球形反射镜的焦点对应。
进一步的,还包括与所述通光孔对应的收光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超视界激光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超视界激光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731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设备及其工艺腔室
- 下一篇:具有电缆导引功能的岸电电缆绞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