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骶神经刺激电极向内移位的倒刺装置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73220.9 | 申请日: | 202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863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岩;史本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N1/05 | 分类号: | A61N1/05;A61N1/36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武博 |
地址: | 25001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神经 刺激 电极 向内 移位 倒刺 装置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骶神经刺激电极向内移位的倒刺装置及系统,其技术方案为:包括能够沿刺激导线动的倒刺组件,所述倒刺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倒刺单元,且倒刺单元的倒刺方向与刺激电极相反。本发明通过设置反向倒刺防止电极向内移位,提高骶神经调控治疗的有效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骶神经刺激电极向内移位的倒刺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骶神经刺激电极是一根具有倒刺的电极,放置于患者骶3神经孔,电极旁边有软倒刺防止电极向外移位。发明人发现,骶神经刺激电极仅有一组倒刺防止电极向外移位、脱出,无法防止电极向内移位,而这是目前电极移位的主要方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骶神经刺激电极向内移位的倒刺装置及系统,通过设置反向倒刺防止电极向内移位,提高骶神经调控治疗的有效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第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止骶神经刺激电极向内移位的倒刺装置,包括能够沿刺激导线动的倒刺组件,所述倒刺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倒刺单元,且倒刺单元的倒刺方向与刺激电极相反。
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倒刺组件包括1~4个倒刺单元,相邻倒刺单元固定在一起。
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倒刺单元包括管体和若干沿管体轴向固定的倒刺,所述管体的内径大于刺激导线的直径。
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管体内径比刺激导线直径大1.1~1.5mm。
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倒刺沿管体周向均匀布置,每个倒刺与管体的夹角相同。
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管体周向设有四个倒刺。
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倒刺单元采用弹性材质制成。
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倒刺单元采用橡胶材质。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防止骶神经刺激电极向内移位的倒刺系统,包括所述的倒刺装置。
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还包括刺激电极、与刺激电极固定的刺激导线,所述倒刺装置滑动连接于刺激导线远离刺激电极的一端。
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倒刺组件具有若干倒刺单元,其倒刺方向与骶神经刺激电极方向相反,在手术时,倒刺装置外置于切口,防止电极向内移位;
(2)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倒刺单元的管体内径大于刺激导线直径,以使倒刺组件能够沿刺激导线移动;当移动至合适位置后,再将倒刺组件固定,配合骶神经刺激电极,提高骶神经调控治疗的有效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图1是本发明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倒刺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是骶神经刺激电极结构示意图;
其中,1、刺激导线,2、倒刺组件,3、刺激电极,4、管体,5、倒刺。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未经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732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轴套上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餐厨垃圾的厌氧消化装置及其厌氧消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