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古建筑移建的木料返新防腐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73321.6 | 申请日: | 202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913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吴卫民;熊国路;李强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家好家节能门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K3/02 | 分类号: | B27K3/02;B27K3/08;B27K3/12;B27K5/04;B27K3/32;B27K3/22;B27K3/20;B27K5/00 |
代理公司: | 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20 | 代理人: | 张芳;陈慕 |
地址: | 2423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古建筑 木料 防腐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木料加工技术领域的一种古建筑移建的木料返新防腐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对移建的木料进行表面清理;(2)将清理后的木料置于pH值为8‑9的碱性溶液中,加热时间为0.5‑1h;(3)将步骤(2)处理后的木料置入真空加压罐中,先抽真空并向罐内注入硫化铜、砒化钠、季铵盐和四硼酸钠的混合液,然后加压并保压一定时间,接着解压将混合液排出,再抽真空保压一定时间后解压,木料出罐;(4)将步骤(3)处理后的木料进行加热干燥,干燥后木料的含水量小于10%,该古建筑移建的木料返新防腐工艺,工艺简单,能够有效的去除木料内硫胺素,提高了木料的防腐蚀和耐火性能,使得返新后的木料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木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古建筑移建的木料返新防腐工艺。
背景技术
古建筑是指具有历史意义的建国之前的民用建筑和公共建筑,很多古镇以及大部分的大城市还保留着一些古建筑,其中木料时古建筑中最为常见的用料,木料在长时间使用后会发生腐朽的情况,因此在古建筑移建的时候需要对木料进行返新防腐处理。
在授权公告号为CN1281390C、授权公告日为2006-10-25的中国发明专利中公开了利用化学药物处理的古建筑移建的木料返新防腐工艺。解决了利用物理方式清洗古建筑木料容易导致木料老化和损坏的缺陷。技术解决方案是:古建筑移建的木料返新防腐工艺,首先配制清洗液,清洗液的配方为(重量配比,以100份计):烧碱:2.5-10份,碳酸氢钠:2.5-10份,水:50-90份。将古建筑木料放入该溶液中10-15分钟,取出后用高压喷枪清洗干净,再用经水稀释为5-20%漂白粉溶液浸渍,根据木料的成色加入相应色彩的矿质颜料,保持其原有木质色泽。然后涂刷硝基油漆和二甲苯与环己酮的混合物或桐油和二甲苯与环己酮的混合物,等干燥后用棕刷打亮,展现其古朴的色泽。主要用于古建筑木料清洗油污返新及木料的养护保养。
上述古建筑移建的木料返新防腐工艺采用碱性溶液清洗木料,然后在木料表面涂刷保护层进行保护,使得木料在长期使用时,在表面保护层受损时,其内部依然会受到木腐菌和昆虫的腐蚀,缩短了返新木料的使用寿命,使得返新木料的防腐蚀性和耐火性能有待提高。
基于此,本发明设计了具体为一种古建筑移建的木料返新防腐工艺,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古建筑移建的木料返新防腐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古建筑移建的木料返新防腐工艺处理后的木料在长期使用时,在表面保护层受损时,其内部依然会受到木腐菌和昆虫的腐蚀,缩短了返新木料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古建筑移建的木料返新防腐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对移建的木料进行表面清理,去除木料表面的污渍;
(2)将清理后的木料置于pH值为8-9的碱性溶液中,加热时间为0.5-1h;
(3)将步骤(2)处理后的木料置入真空加压罐中,先抽真空并向罐内注入硫化铜、砒化钠、季铵盐和四硼酸钠的混合液,然后加压并保压一定时间,接着解压将混合液排出,再抽真空保压一定时间后解压,木料出罐;
(4)将步骤(3)处理后的木料进行加热干燥,干燥后木料的含水量小于10%;
(5)使用砂纸去除木料表面的木毛;
(6)在木料的表面喷涂防水漆。
本发明如上所述的古建筑移建的木料返新防腐工艺,进一步的,所述碱性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
本发明如上所述的古建筑移建的木料返新防腐工艺,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加热干燥过程中的加热温度为80-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家好家节能门窗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家好家节能门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733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