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对配电网规划高效布局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73429.5 | 申请日: | 202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832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马继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阳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8 | 分类号: | G06F30/18;G06F16/56;G06F16/29;G06Q10/04;G06Q50/06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赵芳;俞昊文 |
地址: | 310013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对 配电网 规划 高效 布局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配电网规划高效布局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初始化准备;根据矢量地图GIS信息,建立道路中间线和道路匝道模型;计算线路向道路两边T接的数目,按照两边T接的数目从高到低计算该线路在道路匝道上的序号;根据站所次序,从电源点开始,利用途径必经点的最短路径算法,沿道路中间线将各个站所到电源点之间穿线,将穿线路径和道路中间线进行平行;实现规整化穿线;将站所间隔的连接线与站所进行正交处理。本发明能够减少道路上线路的交叉重叠,自动从电源点出发,依次穿过站所,并且使线路沿着道路中心线平行,与道路中的其他线路等距的方式进行布线,同时将站所间隔的连接线保持与站所正交,从而高效的进行配电网规划布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针对配电网规划高效布局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在配电网规划时都需要绘制电网网架图,即从电源点出发沿道路管廊资源路径,将地块上的站所采用线路进行连接。由于传统人工绘制时要保持线路与道路中间线平行,以及线路之间等距和与站所正交排布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工调整操作,如果变电站处有线路新增或者调整时还需要其它线路,整体效率非常低下,不利于整体施工的进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针对配电网规划高效布局方法。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针对配电网规划高效布局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初始化准备;
S2:根据矢量地图GIS信息,建立道路中间线和道路匝道模型;
S3:计算线路向道路两边T接的数目,按照两边T接的数目从高到低计算该线路在道路匝道上的序号;
S4:根据站所次序,从电源点开始,利用途径必经点的最短路径算法,沿道路中间线将各个站所到电源点之间穿线,将穿线路径和道路中间线进行平行;实现规整化穿线;
实现规整划穿线是对已建立的道路中间线和道路匝道模型数据逻辑分析正交处理,综合GIS地理道路中间线,使得穿线路径和道路中间线进行平行,工整布局。
S5:将站所间隔的连接线与站所进行正交处理。
在原有的一条线路中间接出一路分叉电路,就是从现有供电电网中的某一条线路中间分接出一条线路为用户进行供电,由于从线路中间直接接线,从系统单线图上看就像字母“T”,所以称其为T接。
进一步的,所述S1中,初始化准备是指在建立道路中间线和道路匝道模型前,对数据信息进行预处理判断筛选。
进一步的,所述S3中,计算设置线路在道路上的匝道序号的步骤包括:
S31、结合道路中间线、架空走廊、管孔数据、站所信息分析,计算预置匝道资源;匝道资源是指以道路线作为一条中间线,在道路线两侧生成平行的多条线,线与线之间等间距排列,这些平行于道路的线就是预置匝道的匝道资源。
S32、计算线路向道路两边T接的数目,对T接数目计算,生成道路穿线线路所占权重;
S33、按权重进行排序编号,按序号排列穿线,减少道路上线路的交叉重叠。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信息包括从矢量地图GIS信息中获取道路的中间线数据、山川的中间线数据、河流的中间线数据及道路的中间线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S5中,将站所间隔的连接线与站所进行正交处理的步骤包括:
S51、获取站所间隔的连接线节点的空间矢量信息数据;
S52、将S51中的空间矢量信息数据代入线性代数正交处理分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阳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阳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734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