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竹属花卉嫩芽的诱变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73518.X | 申请日: | 202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850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周旭红;刘小莉;张洪磊;杨晓密;陈俊騵;石少卿;尧雪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H1/06 | 分类号: | A01H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马云华 |
地址: | 650500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竹 花卉 嫩芽 诱变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农杆菌诱导石竹属花卉芽变的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利用不插入目的基因的农杆菌浸染植物嫩芽,来引起植物遗传性状的改变,该方法操作简单,突变范围大,在很短的时间内可获得嫩芽突变体,有效地克服了无性繁殖植物品种改良的障碍,对具有观赏价值的石竹属花卉无性繁殖的遗传改良有重要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竹属花卉嫩芽的诱变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无性繁殖是指用植物营养器官的一部分和花芽、花药、雌配子体等材料进行无性繁殖。无性繁殖不涉及生殖细胞,不需要经过受精过程,直接由母体的一部分直接形成新个体,新个体与母体的基因完全相同,可以良好保持原品种的优良特性。但对于植物育种来说,良好保持原品种的特性确是一个不利因素,对于无性繁殖品种具有改良障碍。因此,目前迫切需要一种可以克服无性繁殖品种改良障碍的方法,加快育种速度,缩短育种周期。
诱变育种是植物育种的常用手段,主要包括物理诱变和化学诱变。物理诱变通常使用物理辐射中的各种射线,包括紫外线、X射线、γ射线、α射线、β射线等;化学诱变主要是通过化学物质和碱基接触起化学反应,通过DNA的复制使碱基发生改变而起到诱变作用,主要的化学诱变剂为亚硝基胍、乙基硫酸甲烷、5-氟尿嘧啶、2-氨基嘌呤、吖啶橙、吖啶黄等。物理诱变多使用各种射线,防护不当,对育种操作人员健康会有一定风险;化学诱变使用各种化学试剂,对环境具有一定的污染。目前急需一种对环境友好,操作安全的诱变方法来克服无性繁殖品种改良障碍,加快育种速度,缩短育种周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竹属花卉嫩芽的诱变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安全可靠,且不污染环境,在很短的时间内可获得嫩芽突变体,有效地克服了无性繁殖植物品种改良的障碍,对具有观赏价值的花卉无性繁殖的遗传改良有重要价值。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竹属花卉嫩芽的诱变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花卉嫩芽,剥去幼叶露出茎尖,在茎尖周围用解剖针扎出伤口;
2)将步骤1)得到的嫩芽浸入农杆菌菌液中在黑暗条件下进行震荡培养,所述农杆菌菌液的OD600值为0.2~0.4,所述震荡培养的条件为:26~28℃、30~50rpm条件下震荡培养16~72h;
3)将步骤2)得到的嫩芽用清水冲洗,用头孢噻肟钠溶液浸泡处理,得诱变后的嫩芽。
优选的,所述石竹属花卉包括香石竹。
优选的,所述步骤3)头孢噻肟钠溶液的浓度为400~500mg/L,处理时间为4~8h。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嫩芽为1~10cm的嫩芽。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的农杆菌的种类包括AGL1、GV3101、LBA4404、EHA105和EHA101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农杆菌未插入任何目的基因。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的农杆菌菌液为活化后的农杆菌菌液。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诱变方法在花卉育种中的应用。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石竹属花卉嫩芽的诱变方法,首先在茎尖周围用解剖针扎出伤口,然后将嫩芽浸入农杆菌菌液中在黑暗条件下进行震荡培养,清水冲洗后,浸入头孢噻肟钠溶液,清洗后得诱变后的嫩芽。本发明利用农杆菌对花卉嫩芽进行诱导,不仅操作简单,在很短的时间内可获得嫩芽突变体,有效地克服了无性繁殖植物品种改良的障碍,对具有观赏价值的花卉无性繁殖的遗传改良有重要价值,而且本发明没有辐射,无有毒化学试剂,安全可靠,不污染环境,是一种新的诱导育种的方法。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中医药大学,未经云南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735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