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安全性高体积能量密度准固态锂离子电池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73661.9 | 申请日: | 202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642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周海涛;高宏权;伍建春;俞崇晨;刘孟豪;侯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H01M10/0525;H01M10/056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性 体积 能量 密度 固态 锂离子电池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高安全性高体积能量密度准固态锂离子电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各向同性的聚苯硫醚固态电解质:
将预锂化聚苯硫醚粉料与聚四氟乙烯(PTFE)在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并在PTFE定向拉丝设备中使用超音速射流气体喷射拉丝,使得PTFE的分子链延展打开,并与预锂化聚苯硫醚粉料之间形成物理粘连,且不发生化学反应;再经过挤出机排除粉体中的气体制成连续饼状宽带,然后将连续饼状宽带采用温度低于150℃的热辊压制成预锂化聚苯硫醚一次压膜膜材,并收卷;再经过热压后处理制备成聚苯硫醚固态电解质;
所述预锂化聚苯硫醚通过以下方法制备:
将N-甲基吡咯酮(NMP)、硫化锂Li2S、氢氧化锂LiOH置于有搅拌功能的高压反应釜中,并升温到150-250℃高温脱水2-5h后降温至100℃,加入1,4-二氯苯(p-DCB),在150-250 ℃下反应80-200分钟;滴加与LiOH的物质的量相同的盐酸,中和LiOH,并采用蒸发或升华的办法除去NMP和H2O,得到干燥混合粉料;在混合粉料中,加入氯离子络合剂,搅拌均匀,并置于密闭反应釜中,在150-250℃下反应80-200分钟,再经洗涤、干燥,得到高锂固溶度的预锂化聚苯硫醚;所述的氯离子络合剂为有机无金属离子络合剂;
(2)制造高负载电池极片:
将导电碳材料分别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在混料机中混合均匀;再分别与PTFE粉体在PTFE呈玻璃态的温度条件下混合均匀,并在PTFE定向拉丝设备中使用超音速射流空气喷射拉丝,使PTFE的分子链延展打开,分别同导电碳材料与锂离子电池正极、负极材料的混合粉体形成物理粘连,且不发生化学反应;在高温热压下制成膜材D,再采用热压复合工艺将膜材D与经过打孔的集流体的单面热复合,制成单面负载正极厚电极、单面负载负极厚电极;
步骤1)、步骤2)中所述超音速射流气体为干燥的压缩空气、氩气或氮气,用于PTFE定向拉丝的超音速射流气体在接触粉料前预热到40-50℃,使得PTFE被气体预热后形成粘流态,PTFE粘流体在加压条件下,通过细小喷嘴构成超音速射流流体喷出,通过文丘里管结构吸入混合粉体,在PTFE纤维簇中进行填充,在蜗壳型腔中进行收集,收集的物料成为空间网状疏松团聚体;
(3)组装准固态锂离子电池:将单面负载正极厚电极作为正极极片、单面负载负极厚电极作为负极极片,将正极极片、聚苯硫醚固态电解质和负极极片依次叠在一起,且正极极片、负极极片的集流体未负载的一面向外;在80~150℃进行热压复合,形成“三明治”结构的复合片层,将多个复合片层采用叠片机叠在一起,正极集流体与正极集流体相贴合,负极集流体与负极集流体相贴合,极耳部分进行焊接,采用包装膜将复合片层封装后,真空注液,热封入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安全性高体积能量密度准固态锂离子电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NMP、硫化锂Li2S、氢氧化锂LiOH的摩尔配比为1-5:1:0.05-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安全性高体积能量密度准固态锂离子电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i2S与p-DCB的摩尔配比为1.3-0.8:1;所述的氯离子络合剂添加的物质的量为p-DCB的0.01-0.2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安全性高体积能量密度准固态锂离子电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无金属离子络合剂为杯芳冠醚、杯咪唑、杯吡咯或杯芳烃。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安全性高体积能量密度准固态锂离子电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制备的聚苯硫醚固态电解质中,预锂化聚苯硫醚粉料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为80%-9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安全性高体积能量密度准固态锂离子电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预锂化聚苯硫醚粉料和PTFE在混料机中混合均匀的过程中温度控制在10℃以下;混料机中混料时间为0.5-4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7366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