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供热水装置以及供热水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75147.9 | 申请日: | 202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462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长谷川刚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能率 |
主分类号: | F24H9/20 | 分类号: | F24H9/20;F24H9/18;F24H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水 装置 以及 系统 | ||
提供一种供热水装置以及供热水系统。在当供热水水龙头闭合时循环泵工作的即时热水运转模式中,供热水装置构成为:将包括由燃烧机构和换热器构成的加热机构的内部路径以及在供热水装置的外部绕过供热水水龙头的外部路径合在一起来形成即时热水循环路径。该外部路径中包括交换阀。在即时热水运转模式中,控制器引入交替地设置将燃烧机构的输出热量限为最小值的最小燃烧状态以及燃烧停止状态的间歇燃烧,来将温度传感器处的检测温度控制为设定温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供热水装置以及供热水系统,更确定地说,涉及一种具有即时热水功能的供热水装置以及供热水系统。
背景技术
作为供热水装置的一个方式,存在具备所谓的即时热水功能的供热水装置,该即时热水功能是如下的功能:即使是在长时间停止供热水之后,也从刚开始供热水后就输出适当温度的热水。通常,为了实现即时热水功能,需要设置在停止供热水的过程中也形成经由热源的循环路径的模式(下面也称为“即时热水运转模式”)。
另外,在美国专利第6536464号说明书中公开了以下结构:通过在外部连接使用蜡式热敏器的恒温控制的旁路阀(下面也称为“交换阀(crossover valve)”)来形成用于上述即时热水功能的循环路径。由此,即使不在供热水装置侧追加该交换阀的控制功能,也能够通过简单的安装工程来实现即时热水功能。
在日本特开2015-230151号公报中还记载了以下结构:使用连接有与上述交换阀同样的温敏阀的路径,来执行即时热水运转。
发明内容
然而,在连接有交换阀(或者温敏阀)的循环路径中,通过蜡式热敏器的路径的压损大,因此循环流量比较小。因此,在即时热水运转模式中,要求将流量比较低的流体控制为设定温度。
因而,在以燃烧器等燃烧机构为热源的供热水装置中,存在难以通过调整燃烧机构中产生的热量(所燃烧的燃料量)来进行温度控制的担忧。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种问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简单的控制,使通过连接有交换阀的循环路径进行的即时热水运转模式中的温度控制的动作稳定化。
在本发明的某个方面,是一种对供热水水龙头输出热水的供热水装置,该供热水装置具备:包括燃烧机构的加热机构、第一温度检测器、第二温度检测器、流量检测器、以及控制器。供热水装置还具备内部路径,在即时热水运转模式中,该内部路径与外部路径合在一起来形成用于流体通过加热机构的即时热水循环路径,其中,该即时热水运转模式是配置于供热水装置的内部或外部的循环泵在供热水水龙头闭合时工作的模式,该外部路径在供热水装置的外部绕过供热水水龙头。该外部路径构成为包括热敏止水旁路阀,所述热敏止水旁路阀具有在温度上升时堵塞的路径。第一温度检测器检测即时热水循环路径的、加热机构的上游侧的流体温度。第二温度检测器检测即时热水循环路径的、加热机构的下游侧的流体温度。流量检测器检测即时热水循环路径的循环流量。控制器对加热机构和循环泵进行控制。控制器包括热量控制部和燃烧控制部。热量控制部在即时热水运转模式中设定燃烧机构的输出热量指令值,该输出热量指令值用于将利用第二温度检测器得到的温度检测值控制为即时热水运转模式中的设定温度。燃烧控制部按照输出热量指令值来控制燃烧机构。在燃烧机构的燃烧状态下,输出热量指令值被设定成限制在从最小热量值到最大热量值之间的范围内。在即时热水运转模式中,在输出热量指令值被设定为最小热量值、且利用第二温度检测器得到的温度检测值上升至控制上限温度时,燃烧控制部以交替地设置最小燃烧状态和燃烧停止状态的方式控制燃烧机构,其中,该控制上限温度被设定为比设定温度高,该最小燃烧状态为按照最小热量值来进行动作的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能率,未经株式会社能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751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飞机
- 下一篇:机床检索装置、机床检索方法以及机床检索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