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膛线产品的缠角对位的方法及对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75199.6 | 申请日: | 202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50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7 |
发明(设计)人: | 张波;陈维;裴佑伦;刘琴;李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望江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1/02 | 分类号: | B25B11/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志合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0 | 代理人: | 徐传智 |
地址: | 40007***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膛线 产品 对位 方法 装置 | ||
一种膛线产品的缠角对位的方法及对位装置,包括圆筒外套本体、推杆,圆筒外套本体设有轴向贯穿的轴孔,轴孔的一端固定连接空心手柄,轴孔另一端为阶梯孔,该阶梯孔的大径段的孔壁环圆周均布设置至少三个销孔,各销孔中分别设有活动顶销,阶梯孔内的顶锥体抵紧活动顶销,顶锥体的大径一端设有与阶梯孔的小径孔滑动配合的导向轴段,阶梯孔的大径段孔口的堵头与顶锥体的小径一端之间设置复位弹簧,推杆间隙配合在圆筒外套本体的轴孔和空心手柄的孔中,圆筒外套本体靠近空心手柄一端的外圆周上固定限位板,限位板的圆周设有切平面,切平面中线的延长线与一个活动顶销轴心线的延长线垂直相交,调节环套在圆筒外套本体的外圆周上通过限位板轴向限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膛线产品的装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膛线产品的缠角对位的方法及对位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转膛火炮身管内膛部件的抗烧蚀能力,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通常会使用时效钢等高强度材料制成衬套嵌在身管和转膛体内,由身管、身管衬套、转膛衬套三者内部的膛线共同组成转膛火炮的内膛。这三者安装完成后的膛线在圆周方向必须是平滑过渡的,即各部件的阴阳线必须相互对应才能保证转膛火炮的内弹道性能,完成导转炮弹的任务。
现有的口径35mm转膛身管,由于其转膛衬套、身管衬套内设计加工有0°缠角的膛线,且身管的起始端也加工有0°缠角的膛线,因此可以由0°缠角的膛线作为阴阳线对应的安装基准,安装时只需要以其任意阴线为基准,即可使身管、身管衬套、转膛衬套三者实现膛线的阴阳线相互对应。而对于膛线缠角不是0°的转膛身管,现有的装配方式显然已经不适合用于膛线缠角部位0°的转膛身管,无法使身管、身管衬套、转膛衬套三者的阴阳线相互对应,因此急需一种配套装置来实现非0°膛线缠角的转膛身管的装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膛线产品的缠角对位的方法及对位装置,其能使转膛火炮产品在装配时实现膛线对位,提高产品的装配合格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膛线产品的缠角对位装置,包括圆筒外套本体、推杆,所述圆筒外套本体设有轴向贯穿的轴孔,所述轴孔的一端固定连接一空心手柄,轴孔另一端为阶梯孔,该阶梯孔的大径段的孔壁环圆周均布设置至少三个销孔,各销孔中分别设有一活动顶销,所有活动顶销位于同一条圆周线上,所述阶梯孔内间隙配合一用于抵紧活动顶销的顶锥体,所述顶锥体的大径一端设有导向轴段,该导向轴段与阶梯孔的小径孔滑动配合,所述阶梯孔的大径段孔口设置堵头,所述堵头与顶锥体的小径一端之间设置复位弹簧,所述推杆间隙配合在圆筒外套本体的轴孔和空心手柄的孔中,一端与顶锥体接触,另一端与螺纹配合在空心手柄内的调节螺栓接触,所述圆筒外套本体靠近空心手柄一端的外圆周上固定一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圆周设有一切平面,所述切平面中线的延长线与一个活动顶销轴心线的延长线垂直相交,一调节环套在圆筒外套本体的外圆周上通过限位板轴向限位。
所述顶锥体的小径一端设有支撑段间隙配合在堵头的中心孔内,该支撑段的直径小于顶锥体小径端的直径,所述复位弹簧空套在支撑段上。
所述空心手柄的孔口固定安装一设有螺纹孔的限位螺母,所述调节螺栓与限位螺母螺纹配合。
所述各销孔为阶梯孔,该阶梯孔的大径孔内设置导向螺圈,所述活动顶销间隙配合在导向螺圈内,通过中部设有的限位环轴向限位,所述限位环位于销孔的大径孔内与导向螺圈之间留有活动自由度。
所述圆筒外套本体上设有用于减轻重量的环槽。
所述空心手柄的外表面设有防滑网纹。
一种利用膛线产品的缠角对位装置的对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根据膛线导程、膛线的数量,计算缠角移动常量,采用的公式为:
F=S/n,
其中S为膛线导程,n为膛线的数量,F为常量;
(2)确定身管装配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望江工业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望江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751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