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ERC太阳能电池用背面导电银浆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76113.1 | 申请日: | 2020-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96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发明(设计)人: | 赵晓飞;陶刚义;林广荣;江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奕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22 | 分类号: | H01B1/22;H01B13/00;H01L31/02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王敏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erc 太阳能电池 背面 导电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ERC太阳能电池用背面导电银浆,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50.0~65.0wt.%的银粉、1~5.0wt.%的玻璃粉、33~46.0wt.%的有机载体;所述银粉包括纳米银粉、类球形亚微米银粉和类球形微米银粉,所述玻璃粉包括Li2O、MgO、CaO、BaO、B2O3、SiO2、Bi2O3、TeO2、CuO和MnO2;最终得到的背面导电银浆在金属化过程仅轻微腐蚀背钝化层,形成的背面银电极具有优异的可焊性、附着力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PERC太阳能电池及背面导电银浆。
背景技术
目前,电池的工艺技术更新迭代迅速,近几年PERC太阳能电池以优异的性价比优势从高效太阳能电池中脱颖而出,占据了主要市场份额,而未来几年PERC仍将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在PERC太阳能电池工艺技术中,太阳电池效率提升的关键在于背钝化层,背钝化层包括在电池背面沉积一层背钝化膜层,以及在背钝化膜层上沉积的一层氮化硅膜层,能有效降低背表面复合,从而提升电池的开路电压,有效反射部分长波,增加长波响应从而提升电池的短路电流,最终使电池效率大幅提升。此外,背面导电银浆与背面导电银浆接触,在晶硅太阳能电池主要提供焊接互联作用,会对背钝化层产生影响,从而影响PERC太阳能电池的使用性能。
而在金属化过程中,背面导电银浆中的玻璃粉对背钝化层会产生腐蚀作用,腐蚀量不足难以形成优异的可焊性和附着力,腐蚀过度将蚀穿背钝化层导致钝化效果降低从而引起电池效率下降,所以为了提高PERC太阳能电池的使用性能需要调节背面导电银浆的组成,从而使其在金属化过程对背钝化层产生适度的腐蚀作用。
因此,如何在提供一种在金属化过程仅轻微腐蚀背钝化层的背面导电银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PERC太阳能电池用背面导电银浆及其制备方法,其在金属化过程仅轻微腐蚀背钝化层,形成的背面银电极具有可焊性、附着力和可靠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PERC太阳能电池用背面导电银浆,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50.0~65.0wt.%的银粉、1~5.0wt.%的玻璃粉、33~46.0wt.%的有机载体;所述银粉包括纳米银粉、类球形亚微米银粉和类球形微米银粉,所述玻璃粉包括Li2O、MgO、CaO、BaO、B2O3、SiO2、Bi2O3、TeO2、CuO和MnO2。
优选的,所述银粉包括如下百分比的组分:1~5份的纳米银粉、70~90份的类球形亚微米银粉、5~25份的类球形微米银粉。
优选的,所述玻璃粉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1.5~5份Li2O、0.5~1.5份MgO、0.5~1.5份CaO、1.5~5份BaO、1.5~5份B2O3、15~30份SiO2、35~50份Bi2O3、1~3份TeO2、5~15份CuO和5~20份MnO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奕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奕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761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