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铜合金材料及其铸造、热处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76119.9 | 申请日: | 202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77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王罗海;王兆祎;张春雨;储开峰;汪全军;姚鑫;杨新禹;李忠芳;张信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德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21/16 | 分类号: | C22C21/16;C22C1/03;C22C1/06;C22F1/057 |
代理公司: | 合肥汇融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41 | 代理人: | 赵宗海 |
地址: | 239001 安徽省滁州市开发区花园西***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铜合金 材料 及其 铸造 热处理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铜合金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纯铝75~88份,铝铜合金6~12份,铝镁合金2~7份,铝钛合金4~8份、均质剂1~5份、活性剂1~2份;其中纯铝的含铝量≥99%、铝铜合金的含铜量40~60%、铝镁合金的含镁量5~10%、铝钛合金的含钛量5~10%。本发明由于铜在铝中有较大的固溶度,且随温度改变而变化,通过固溶强化和时效强化提高机械强度,同时获得抗拉强度为σb385Mpa,伸长率为8%的良好的性能,因此使本发明的铝铜合金材料同时具有较高的强度、优异的塑性、良好的流动性,铸造后不易出现砂眼、气孔、缩松等缺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铜合金材料及其铸造、热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真空成型模具主体的材料大都使用ZL401合金材料,ZL401是属于Al-Zn系合金,由于合金中锌的含量较多,因此密度较大,耐蚀性差,铸造性差,具体表现为热裂倾向大,流动性差,因此该材料在铸造及使用过程中会出现砂眼、气孔、缩松缺陷,而且这些缺陷是在加工后才能发现,给加工成本和制造周期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我们结合ZL401的材料特性以及对它的成分进行分析,通过改变材料成分,研制出铝铜合金这种材料,并通过热处理对材料进行组织变化,达到消除缺陷,增加材料的机械性能,并改善材料的表面粗糙度。
由于铜在铝中有较大的固溶度,且随温度改变而变化,因此在铝铜合金材料中,降低锌的含量,增加铜的含量,通过固溶强化和时效强化提高机械强度;在铝铜合金材料中加入镁能够提高切削加工性,同时在铝中加入铜和镁能够形成强化相,在时效时能发挥强化作用;另外,添加适量的钛可获得显著的晶粒细化的效果,从而使铝铜合金材料获得更良好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铜合金材料及其铸造、热处理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铝铜合金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
纯铝75~88份,铝铜合金6~12份,铝镁合金2~7份,铝钛合金4~8份、均质剂1~5份、活性剂1~2份;其中纯铝的含铝量≥99%、铝铜合金的含铜量40~60%、铝镁合金的含镁量5~10%、铝钛合金的含钛量5~10%。
优选地,所述铝铜合金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
纯铝77~83份,铝铜合金8~10份,铝镁合金3~5份,铝钛合金5~6份、均质剂2~4份、活性剂1.4~1.8份;其中纯铝的含铝量≥99%、铝铜合金的含铜量45~55%、铝镁合金的含镁量7~8%、铝钛合金的含钛量6~8%。
优选地,所述铝铜合金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
纯铝82份,铝铜合金9份,铝镁合金4.5份,铝钛合金6份、均质剂3份、活性剂1.5份;其中纯铝的含铝量≥99%、铝铜合金的含铜量45%、铝镁合金的含镁量7.5%、铝钛合金的含钛量7.5%。
优选地,所述均质剂的制备方法为:将Si 50-60份、Mn 10-20份、Cr 5-15份所对应的重量份原料混合熔炼,熔炼温度为500-1000℃,最后再加入Si粉总量5-10%的轻稀土元素,然后搅拌至原料混合均匀,然后浇铸成型,再压制成粒径为1-3mm的颗粒。
优选地,所述轻稀土元素为钪Sc、钇Y和镧La、铈Ce、镨Pr、钕Nd、钷Pm、钐Sm、铕Eu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物。
优选地,所述活性剂的制备方法为:将多孔石墨烯加入到磷酸溶液中反应15-25min,随后用去离子水洗涤3-4次,随后再加入质量分数为50-60%的稀硫酸处理20-30min,即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铝铜合金材料的铸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德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德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761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